第33届中国经济新闻奖评选揭晓,东莞日报社作品荣获二等奖
i东莞 2022-01-05 16:07:38

1月4日,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的第33届中国经济新闻奖评选揭晓。由东莞日报社推荐的《一本加工贸易手册的“变身”记》荣获新闻报道类二等奖。据介绍,这是东莞日报社首次获得该奖项。

据了解,全国226家媒体(包括全国经济类报纸和新媒体132家、中央和地方党报26家、广播电视台18家、经济类刊物50家)高度重视这项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共推荐了962件作品参评。经过初评、复评、定评及公示,有300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64件,二等奖88件,三等奖146件。

《一本加工贸易手册的“变身”记》记录了一本加工贸易手册的三次“变身”:从纸质本到电子化、从“多本”到“一本”、从推动加工贸易海关监管向事中事后转变。记者从海关部门获取新闻线索后,敏锐地发现了加工贸易手册和东莞这座外贸城市的重大关联,后通过采访海关多个部门、相关外贸企业,将专业的术语平实化,把这本手册的三次“变身”娓娓道来。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料件,经过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按相关政策规定,经营企业应当向加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设立加工贸易货物的手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手册就是加贸企业的身份证。它记录着企业的贸易方式、单耗、进出口口岸,以及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的商品名称、商品编号、规格型号、价格和原产地等情况。

1978年夏天,东莞虎门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东莞虎门太平手袋厂成立,正式拉开了东莞加工贸易发展的序幕,第一本加工贸易手册随之诞生。三十多年来,这本手册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见证着加工贸易发展的不平凡历程。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三五”以来,因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加工贸易的深刻发展,加工贸易手册也走上“变身”之路——经历了三次“变身”:从纸质本到电子化、从多本到一本、从推动加工贸易海关监管向事中事后转变。

作者通过一本手册的变化,反映出十三五期间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成果。全文结构完整,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小切口、大背景,角度好,故事性强。文章最后点题:“十三五”以来,小小的加工贸易手册经历的三次“变身”背后,是加工贸易领域改革在东莞结出的累累硕果。“变身”见证了加工贸易改革,也见证了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不平凡历程。

【延伸阅读】

加工贸易再出发

作为加工贸易的发源地,东莞一直旗帜鲜明地支持加工贸易,也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探索。得益于此,这几年东莞开放型经济在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下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

一直以来,加贸都是拉动东莞地方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受访学者认为,加贸这项制度是永恒的,但它的形式和内容会变化。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过去五年,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加速转型,ODM+OBM产品出口比重提升至77%,超过60%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从8.9%提升至12.5%。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

为全国加工贸易探路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提出大力发展经贸,但遗憾的是当时国内资金少、外汇缺,其时,国家的外贸部门赴香港找出路。香港的华润公司向外贸委推荐了一种特别的生产方式,可以解决中国的资金和技术、管理和品牌等一系列问题,由华润公司牵头制定具体的制度方案,不久后,这项特别的生产方式就以红头文件面世了。

1978年7月6日,这一天,国务院对广东、福建两省制定了《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企业补偿办法试行条例》,东莞是5个试点县之一。这份文件,东莞人习惯称它为“22号文”,它引出了一个叫“三来一补”的名词,从此改变了东莞的命运,人们在20多年后将其称为东莞工业的“酵母”。

当年,濒临破产的香港信孚手袋公司老板张子弥,在“22号文件”出台的第二天便匆匆跑到广东打探情况,找到华润公司牵桥搭线,终在当年9月在东莞虎门成立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

1979年,虎门人张光和哥哥张细,在虎门龙眼村成立了中国农村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随后,类似企业纷至杳来。截至当年年底,东莞的来料加工企业已有140多家,对外加工签订协议205宗,全年加工费234万美元,净收外汇218万美元。

发展加工贸易可解决燃眉之急,所以当时社会上对这项权宜之计并未提出疑问。然而,随着中国外汇问题逐渐缓解,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质疑加工贸易政策。但不久赞成派的声音渐高,东莞加工贸易也随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东莞市商务局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加工贸易在东莞30多年间的发展,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品内涵不断升级。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三来一补”方式起步,进入到80年代,主要承接香港纺织服装、制鞋箱包、玩具等传统制造业;进入90年代,台湾及日、韩地区的IT制造业大量进入东莞,投资规模大、产业协作紧密。进入本世纪后,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就地升级转型成为东莞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方向。

2006年,东莞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2008年6月,省政府将东莞确定为全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要求东莞为全省工作摸索经验;2009年4月,广东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意见,对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赋予东莞作为广东建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的历史重任,实行先行先试。

东莞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总的思路是: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从“生产车间”到“企业总部”的形态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帮助企业承接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在做贴牌、代工的同时,尝试创立品牌开展营销。同时,通过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结构上提升加工贸易产业的质量。

在这当中,一批企业率先迈出了脚步,谋划早、行动快。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大部分企业按这两条路子:一是逐步增加研发、设计、接单、财务等企业总部要素,将消耗资源多、附加价值低的生产环节,逐步转到省内欠发达地区;二是有条件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创建自主品牌。

不过,每条路上都隐藏着披荆斩棘的泪水。东莞不少企业仍在摸索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应该如何看加贸在当代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本报记者采访的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都指向一个结论——老兵不会死亡,只是消退。

▲第25届虎门服交会开幕。图为观众在观展

加工贸易的四个变化

一直以来,加贸都是拉动东莞地方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之一。

从地方工业化进程来看,加贸更是当中加速器。通过发展加工贸易,东莞工业先是承接香港传统工业的简单配套生产,进而全面承接港台地区成熟的传统工业制造,形成了以服装、玩具、鞋类、塑胶制品、家具等多种出口产品良性分布的格局。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日、韩,港台地区先进制造业向外转移,在东莞发展加工贸易,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凸显。

从社会角度来看,加贸是解决农村富余、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有效手段。市商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30多年来,东莞累计设立的加工贸易企业超过3万家,累计提供的劳动就业岗位超过2000万个,庞大的加工贸易企业群使东莞成为低文化层次农村人口转型为产业工人的摇篮。

更为重要的是,加贸是东莞民营工业不断成长的重要土壤。改革开放初期,东莞民营经济基本上是“一穷二白”。但是,随着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大量进入,加工贸易企业将部分加工工序向民营企业外发,通过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带动民营企业的协作配套发展,而他们的技术与管理外溢效应又推动民营企业技术进步。

全国家具生产出口重镇的大岭山镇、享有“家具之都”美誉的厚街镇,这些家具产业集群的形成,首先是以台升家具为代表的一批加工贸易龙头企业投资落户开始,进而一批上下游配套加工贸易企业紧随而来,形成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态。

通过发展加工贸易,东莞成为了全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地区,对东莞解决改革开放初期外汇不足问题、成功抗击金融风暴冲击乃至进口先进设备用汇等都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45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在厚街开幕

此外,加贸企业的大量集聚,衍生出庞大的商务往来,为民营资本发展商务旅游、会展经济等第三产业提供了巨大商机。据统计,东莞民营企业投入酒店建设的资金超过180亿元。东莞的“服交会”“毛织会”“名家具展”等都是依托这种加工贸易产业集群而发展起来。

“有各种充分的事实证明,加贸不会没有活路”,暨南大学经济学教授封小云对记者说,评价加工贸易,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否定加工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加工贸易这项制度,无论是起源还是发展到现在,依然是被全球认可。”加贸这项制度是永恒的,但它的形式和内容会变化。

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第十一届加博会上,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任鸿斌概括出了全国的情况:近年来,加工贸易发展面临新形势,呈现新趋势、新特点:一是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深度调整,新型国际分工体系正逐步形成。二是加工贸易呈现“向内”、“向外”双向转移,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角色和方式发生转变。三是产业转移过程伴随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链地位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等“三个提升”。四是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方兴未艾,国内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事实上,随着转型升级工作的深入推进,在外贸大市东莞身上,“加工贸易”的标签正逐渐弱化,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效益则不断提升。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过去五年,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加速转型,ODM+OBM产品出口比重提升至77%,超过60%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从8.9%提升至12.5%。

重新出发的加工贸易也迎来了新的使命,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第十二届加博会主题论坛上表示:“加工贸易浪漫的时代结束了(代工),神奇的新时代开始了(创新)。过去40年,加工贸易为发展市场经济拿到第一桶金,下一步,加工贸易企业要为国家创新经济发展、高端经济发展拿到新的一桶金。”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 郑志波 、通讯员王敬新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