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9个实验精品课获省推荐参加全国竞赛
i东莞 2021-12-31 19:30:48

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实验精品课遴选活动结束,东莞参赛教师精心准备,耐心打磨,取得了24个省级实验精品课的好成绩。其中,姚凯婵、吴景婵、黄东晓、李慧、陈日豪、潘漫、张楠、李玲珍、梁惠施等9名老师的实验精品课被推荐至全国参赛。

据介绍,本活动面向高中物理、初中物理、高中生物学、初中生物学、高中化学、初中化学、小学科学、其他学科等8个实验教学相关的学科征集参赛作品。活动要求参赛教师结合日常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制作精品课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并提交在网络平台,由省级专家在线评审,多方位综合考察参赛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及精品课的质量。

近年来,东莞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一是定期举行实验教学教师专题培训、实验操作培训等,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二是积极组织中小学理科教师参加实验创新竞赛活动,加强业务指导,提升参赛水平;三是加强实验教学设施设备配置;四是强化实验教学安全治理。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述举措着力提升了东莞教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近年来,东莞师生在实验教学说课比赛、实验教学精品课遴选、自制教具制作大赛、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等活动都取得优异成绩。

【教师风采】

小学科学

姚凯婵 东莞市企石镇中心小学

姚凯婵老师本次获奖案例为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固体也热胀冷缩吗》。本课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对铜球能够穿过铜环吗这一实验进行猜测。通过观察与讨论,学生对“固体具有热胀冷缩”这一性质有了初步认识。接着以问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装置对铜、铝和铁三种金属进行研究,对固体的热胀冷缩的研究从感性操作进阶为定量研究,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深度发展。

吴景婵 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声音的变化》第一课时。本课以“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概念的建构、发展为线索,经历从认识概念规律的表象到数据实证概念内涵的过程,循着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思维路径,由表及里地分析、推理、建构概念。本课将概念分解为振幅及声音强弱两个元素的关系探究,采用渐进式的路径重构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首先提出采用豆子让振幅看得见;其次发掘振幅测量尺测量设计的独特之处,重温对比实验的要素,让振幅被测量;最后借助自制实验教具——“声音的强弱演示仪”同步得到振幅及声音分贝数据等过程。

初中化学

黄东晓 东莞市石排中学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内容,属于化学科的启蒙探究实验课。黄东晓老师精心构思,将课程内容与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相结合,以“潜艇内艇员呼吸供氧”这一科学背景引入,引导学生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促进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养成,形成化学有趣、有用的印象。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利用生活用品吸管、吸嘴袋、注射器等改进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小改动”中的“大智慧”,为学生后续的实验探究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

初中物理

李慧 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是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为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李慧老师以魔术表演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使学生与已有的对磁铁的认知形成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演示电磁铁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构建物理观念。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制作电磁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化学

陈日豪 东莞市石龙中学

化学平衡常数是表明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特征值,是学生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重要桥梁,也是普通高考中必考考点之一。平衡常数的测定在教材中没有直接呈现,本次实验探究课以高二年级使用的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平衡知识为基础设计。通过配制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利用手机作为测量工具,拍摄照片建立溶液浓度与照片R值关系,引导学生参与建构化学平衡常数模型,从而测得反应平衡常数。本实验操作简单,手机参与学习,通过计算机和数学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促进学科融合,实现STEM教育理念,帮助学生理解学科核心知识。

潘漫 东莞高级中学

潘漫老师本次获奖案例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019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本课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深度学习为目标,从疫情下如何合理使用消毒剂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对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产生氯气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观察与讨论,分析了反应原理并拓展了制备氯气的常用方法。接着,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将问题过渡到检验氯气的常用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传统装置的缺点,并给出限选仪器及药品,让学生谈论、设计实验,和学生一起通过逐步批判、完善,最终形成改进的实验装置。学生实验结束后潘老师再根据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装置优化后进行实验的演示,并边演示边讲解实验现象及要点。

高中生物学

张楠东 莞市第五高级中学

张楠老师本次获奖案例为人教版高中生物的《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光合作用是细胞的重要代谢,进行实验探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等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课程以“假说-演绎”为教学策略,设计问题串,完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其中自制实验装置所用材料均是易从生活中获取的快递纸箱、注射器、细线、LED灯条等,且简化了实验操作,一“装”多能的实验装置让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变量进行探究,快速得到实验结果,收到良好实验效果。

李玲珍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李玲珍老师引领学生优化建模,以时间为主线、以问题为链锁、以课标为指导,整合资源、面向全体学生,把简单的模拟实验提升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从材料、操作的优化到创新实验装置,从被动的验证演示实验到主动的创新探索实验;实现了实验材料的废物利用,经济环保,制作简单;操作上弥补了原实验模型无法呈现的内容,形象直观的同时,兼顾了科学性;使模拟更接近于真实的细胞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

高中物理

梁惠施 东莞市第一中学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属于物理科的定律探究实验课——“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课本只是简单的定性分析,直接给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梁惠施老师精心构思,利用课本上给出的简单实验器材,通过设计创新实验方案,进行定量实验探究并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课堂上梁老师利用实验室的简单器材,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分组实验比赛,有效培养同学们实验动手能力和寻找物理规律的能力,也能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

文字:刘召 通讯员 莞教宣 图片:通讯员 莞教宣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