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茅洲河实现华丽“蝶变”,“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实至名归
i东莞-长安周刊 2021-12-31 11:35:32

■市民在平坦舒适的绿道上跑步健身

■环境越来越美,大人小孩都很开心

■茅洲河畔鹭鸟翱翔通讯员 孙晓彬 摄

■经过流域整治,如今的茅洲河水清岸绿,国考断面水质稳定优于V类水

每逢周末,家住长安镇中心的陈泳梅总要带孙子回到新民社区的房子过周末,在这里,伴着美丽的茅洲河,总让人心旷神怡。

过去被称为“墨汁河”的茅洲河,如今水质有了明显改善,“鱼翔浅底、白鹭翻飞”已不再是老一辈长安人久远的记忆,而是陈泳梅在这里真切看到的景象。

据了解,茅洲河曾一度成为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水质长期排在全省倒数第一。2019年开始,长安镇举全镇之力坚定打响治水攻坚战,成立了茅洲河整治现场指挥部,以大兵团作战推进茅洲河流域整治项目落地,流域内多项目同步推进。如今,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优于V类水,通过国家考核,茅洲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带动着周边人居环境提升、物业价值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

大整治

茅洲河蝶变“生态河”

1996年,李小辉从江西来到东莞,25年来,他一直在长安生活。在长安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茅洲河沿岸的工厂做电镀工。

“当时,路面坑坑洼洼的,一眼看去就是臭水沟,发出阵阵刺鼻的味道。”李小辉回忆道,以前茅洲河岸边根本没有人,因为臭味熏天,蟑螂、老鼠等“四害”随处可见,工厂把废水垃圾都倒到河中,每到退潮时,垃圾都残留在滩涂上。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茅洲河两岸企业、人口爆发式增长,让这条流经长安的河流水质恶化,氨氮、总磷等指标超过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的十几倍,被媒体称作“珠三角污染最重的河”。

长安镇水务运营中心工作人员陈骏雄告诉记者,以前老人有一句话,就是茅洲河边吹风5分钟,回家通风2小时,侧面说明当时茅洲河的味道有多刺鼻。

2019年2月12日,茅洲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誓师大会在长安镇举行,掀开了省市携手、系统治水、决胜治污的大幕。以大兵团作战推进流域整治项目落地,将碎片化治污转化为系统化治污。两年来,流域内多项目同步推进,最高峰时有2000多人在299个施工作业面同时开展污水管网工程建设。长安镇累计建成493公里市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能力35.1万吨/日,区域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基本建成。

此外,2020年,长安镇在原有河长制工作机制基础上,印发《长安镇全面推行河长制“民间河长”管理办法》,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的方式,增设民间河长个人18名、团体2个,将社会力量充实到河长制组织体系中,通过建立交流群的方式,每天定期上报发现问题至镇河长办处理。

清澈一湾河水,清新一座城市。如今,茅洲河不少干支流河段水质清澈,河岸上花草随风摇曳,水中白鹭腾空而起,茅洲河华丽转身,已然成了市民游览打卡的“生态河”。

水清岸绿环境舒适

老居民纷纷回搬 新租客纷至沓来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作为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白鹭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是大气和水质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

近日,记者站在茅洲河边,看到河岸两边的红树林上站着很多白鹭,一听到声响,白鹭一起展翅高飞,贴着茂盛的红树林和清澈的河水自由翱翔。李小辉说,他的同事也曾经看到有海龟在滩涂边产卵,还经常能看到乌头鱼,这一切都侧面印证了茅洲河水质稳定变好。“经常看到白鹭沿着河边飞、抓鱼吃,早上特别多。现在的环境比以前好,鸟的数量也多了起来,在这里游玩、散步都非常舒服,很多阿姨晚上都来这里跳广场舞,很热闹。”

2020年,茅洲河整治后,陈泳梅每逢周末都会回新民社区住,并且作为领舞者,每周两次带社区的妇女们开展广场舞活动。她感叹,随着环境变好,以前熟悉的脸孔现在都回来了。“以前环境不好,邻居都纷纷搬走。有好多邻居好几年都没见到了,现在都搬回来了。”陈泳梅介绍,她的亲妹妹也嫁来了新民社区,20多年没回新民居住的她,现在也搬回来了。

环境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不仅新民原居民纷纷搬回来住,还有不少在深圳上班的市民也想搬来新民住。新民社区与深圳沙井仅一河之隔,在深圳宝安工作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工作地点在深圳,但他与女朋友都住在新民。“就房租而言,宝安与新民相差不大,只是我更喜欢长安这边,尤其喜欢茅洲河边上的热闹。每逢放假,我和朋友都喜欢骑上单车在茅洲河边来回转,在这里吹吹风,真的很舒服。”刘先生说。

做了20年二手房东的周四海告诉记者,他有20多套房子出租,以前茅洲河水质差,加上道路坑坑洼洼,环境卫生很不好,房子都租不满。现在不一样了,周边的出租屋基本都租满了,租客住进来都不愿意走,不少深圳租客也来电话,要求有空房要第一时间联系他们。

“绿道之城”

为市民串起“幸福道”

2020年6月,长安正式启动“绿道之城”规划建设部署,围绕“拨草现珠,串珠成链,多链成环,环环相扣,扣扣相通,通山达海”的理念,打造集山海河湖林田于一身的长安“绿道之城”。目前已建成了9.72公里的茅洲河碧道长安段,另外,还有P2省级绿道、莲花湖绿道、多条镇级、村级山道。

记者了解到,长安“绿道之城”建设是继“治水”之后的又一项福泽百姓、惠及万家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按“通山达海、山水环城、平安彩廊、近水亲园”四大工程全面铺开建设,形成“一环六水八廊多节点”的总体布局,力争打造300米见绿、500米到园、800米享山水的“绿道之城”。

“我们经常到绿道休闲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亲近大自然,欣赏沿途美景,幸福感满满。”市民莫先生说。基于现有的良好生态,长安“绿道之城”雏形已成,随着一条条绿道的逐步规划建设和不断延伸,也串联起了市民的“幸福道”。

文字:甘劼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