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件作品获奖!“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结果揭晓
i东莞 2021-12-30 16:08:11

由东莞日报社、东莞市文联、东莞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评选结果今天(30日)揭晓。经专家评委认真初评、终评,最终,侯平章的散文《白鹭》荣获一等奖,黄鹤权的组诗《在东莞,把自己遥望成一部绿色字典》、章新宏的散文《莞秋》、蒋厚伦的散文《玉兰花开》获得二等奖,小说《东莞式微笑》(白茅)等6件作品获得三等奖,另有20件作品获评优秀奖。本次征文颁奖暨创作分享会将择期举行。

广邀文友书写“品质文化之都”

为充分彰显广大市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东莞“品质文化之都”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广邀文友以文学的形式生动反映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生动反映广大市民群众与东莞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共成长”的深厚情感,用一批批接地气、有情怀、传得开的优秀作品,讲好东莞故事,体现时代精神和先进典范。

自今年9月底面向社会征稿以来,截至今年11月底,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本届征文活动共收到在莞工作或生活的文友投稿作品541件,来稿体裁丰富,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类型。来稿主要聚焦东莞题材,作者大多讲述东莞城市变迁或自己在莞的奋斗经历,以及对东莞这座城市的认识和感情,部分征文作品此前已在《东莞日报》文化版“莞香园”栏目以及i东莞App文旅体频道陆续选登。

本次征文作者来自全市各行各业,除了吸引大量基层写作者投稿之外,还有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体工商户、大中小学生以及全职妈妈等全市文学爱好者群体。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征文活动还得到大量作家群体的关注,不少大家熟悉的本地作家,纷纷提笔书写自己与东莞的故事,抒发对东莞的情感。

作品接地气,充满“真情实感”

本次征文主办方邀请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玺,市作协主席陈启文,市文联文艺创作部主任、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胡磊,市作协原主席詹谷丰,市作协副主席、东莞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主席彭争武担任评委,综合考量艺术性、主题性和文学性,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初评、终评两轮评审,五位评委以投票的方式,最终评出了获奖篇目。

评审过程中,评委们对本次征文的整体稿件质量给予充分肯定,称来稿作品接地气,充满“真情实感”,容易产生共情,涌现出不少颇具水准的好作品。获奖作者中,既有东莞本土创作骨干,又有崭露头角的新人新作,还有部分文学爱好者,充分彰显征文的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

从获奖作品来看,有展示东莞良好生态、展现东莞人文环境的作品,如一等奖获奖作家侯平章通过文章《白鹭》,赞美东莞日益良好的自然生态,隐喻自己和白鹭一样把东莞当成最自然理想的家园;二等奖获奖作家黄鹤权在组诗作品《在东莞,把自己遥望成一部绿色字典》中,通过植物园、银瓶山、观音山森林公园等景点歌颂了东莞的绿色生态。另外,获奖作品还有不少表现个人奋斗、反映时代变迁的佳作,如《玉兰花开》《小团圆》《篮球之城的逆天改命者》等,更不乏《莞秋》《家在东莞》《东莞这座城》《梦想的湖 诗歌之城》等表达作者对东莞这座城市强烈感情的优秀作品。

相关链接

“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评选结果

一等奖1篇

《白鹭》(散文) 侯平章

二等奖3篇

《在东莞,把自己遥望成一部绿色字典》(组诗) 黄鹤权

《莞秋》(散文) 章新宏

《玉兰花开》(散文) 蒋厚伦

三等奖6篇

《东莞式微笑》(小说)白茅

《家在东莞》(散文)尧鑫

《小团圆》(散文)张朝霞

《老墟旧趣》(散文)莫树材

《周屋稻田:写给天空的情书》(组诗)叶瑞芬

《梦想的湖 诗歌之城》(散文)庄丽如

优秀奖20篇

《大地的飞歌﹙外三首﹚》(组诗)刘帆

《“糖果”路口》(散文)廖明华  

《在东莞》(组诗)蒋明

《爱在核酸的日子》(散文)叶玉艮

《爱上这座城,让我收获无数惊喜》(散文)李军林

《写给东莞的歌:莞城记忆》(组诗)熊锋

《东莞的乡愁》(散文)肖立军

《“荷”处为家》(散文)刘庆华

《东莞这座城》(散文)庞锋

《教在东莞  遇见未来》(散文)蒋宁辉

《篮球之城的逆天改命者》(散文)杜开旭

《南城的那片芭蕉林》(散文)陈志高

《我在东莞挺好的》(散文)秦兴江

《有家人的家——莞家》(散文)庄辉裕

《东莞为我圆了写作梦》(散文)李志仙

《逐梦东莞》(散文)张声艳

《主笔:归宿》(散文)王松平

《一枝一叶总关情》(散文)钟定智

《东莞,我的筑梦之都,圆梦殿堂》(散文)黄丹

《致东莞》(组诗)安朵

评委点评

陈玺:现在东莞城市人口突破一千万,来自全国不同地域不同习惯的人聚集在东莞,成就自己的梦想,在东莞即将踏上“双万城市”新起点的节点上,“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的举办显得格外有意义,整个征文主题选取到位,契合城市发展定位,给文艺工作者带来思考的同时,让全社会不同人群站在不同角度,拿起笔书写自己在东莞这座城市的感受,把团结、共融、温暖融进笔触。

从评审来看,本次征文作品质量颇高,作者投稿踊跃,不同的人群对东莞有不同的情感,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经过反复比较,最终才得出这个评奖结果。希望“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将来能够继续举办下去,让这个主题更加深入人心,有更多精彩的文章出现,点燃这座美丽的城市,促进东莞文学的繁荣发展。

陈启文:通过这次征文的举办,给一座城市带来了多个观察维度,每一位作者用各自的眼光打量着同一座城市,书写着同一个安身立命的家,这些质朴真诚的文字,让一座城市变得丰富起来,既是一个凝聚了千万人的生命共同体,又各有各的人生阅历,雪泥鸿爪,良可珍贵也。

胡磊:总体来看,参赛作品都属本土题材创作,主题思想凸显。其中,散文《玉兰花开》充满寓意式惯常题目,通过叙写自己的漂泊经历,写出了亲情的温暖与世事的苍凉,揭示世事人烟背后隐含的可能性意义。散文《莞秋》通过罗列铺陈自身与东莞相关联的发生在秋天的一系列事件,以切身感受表达自己对东莞的感恩之情,散发出具有人性温度的热量和光芒,语言单纯却深有意味。组诗《在东莞,把自己遥望成一部绿色字典》呈现出多重关注维度,东莞现实生活的启发帮助他完成了诗歌创作的逻辑,语言跳跃,却不乏真情和哲理,把自己对东莞的情感自然融入东莞的熟悉景点中。诗歌中呈现出许多带有新质的理念和想法,着实让人惊讶。在世界工厂,稻田成为一个独特的隐喻,组诗《周屋稻田:写给天空的情书》,其感受事物的方式属于即景式和现象式的,然而其诗歌的特质也是独辟蹊径的。情感饱满真挚,诗风率真,平易亲切。

詹谷丰:从主题的意义来说,获奖的30篇作品,均把握住了分寸,让文章的才华,在“同一座城、同一个家”的内容之内绽放。本次征文是一个文学性很强的征文,而散文和诗歌,正是文学的重要体裁。《白鹭》这篇散文,彰显了强烈的文学表现力。站在东莞万江的土地上,作者将想象放飞,跨越了古代和现实的时空,跨越了四川和东莞的地域。白鹭,不仅是古代诗人笔下的意象,更是当今城市和谐美好的象征。《莞秋》则用写实的手法,真实表现个人亲历的生活,用日常生活中的情节,串联起主题表现的闪光点,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往往比那些纵横捭阖的宏大叙事能够更好地集中表现主题,更亲切感人。

其他的获奖作品,无论散文还是诗歌,均有自己的特色。从现实生活中提炼主题,从切身的感受体会出发,多个角度,多种方式的叙事、议论或者抒情,大部分作品均生动活泼。有些作品,比较成功地运用了穿插、倒叙的结构技巧和意外、巧合的手法,将一座城市的变化和个人的精神面貌提升,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示,将说服力和感染力,建立在情节和细节上。《小团圆》和《南城的那片芭蕉林》,就突出了文学性的效果。主题征文,是作者对东莞城市的感悟和审视,而匿名评审,则是评委对征文的审美。文学的魅力,正是在于它的丰富多彩和见仁见智。

彭争武:这次征文参赛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抒发情感真挚,写作落笔有力。体裁既有散文随笔,也有诗歌和小说,文学性强,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围绕主题以优美的篇章反映了东莞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和生活变化。大多数的作者均以自我的经历,展示与东莞这座城市之间发生的故事,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作品有的由身边生活的环境变化开始描述,如《白鹭》一文,讲述万江所见白鹭的回归,是生态的大使,是东莞城市生态平衡的见证,是城市生态良好的标志。作者感叹,白鹭的足迹和翅膀所到之处,一定是人的理想居所。也有的以自我的生活经历,逐渐爱上这块土地,形容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如《梦想的湖诗歌之城》,感叹在东莞,只有用心,还有追求诗与远方的土壤。有的以小时候的记忆,来寻找与传承的东莞的地方历史与人文,如《老墟旧趣》一文中,描写生动有趣,在“常回老墟寻旧趣”中,让人感受到东莞本地一直来存在的独有的文化味。通过这些作品,呈现东莞的美丽、温情与人文。让更多的人知道,东莞不仅仅是一座制造业之城,更是一座有温度,有故事,有爱,宜居与生活的城市。

文字:廖杏子 图片:海报苏连娇 制图、图片郑志波、张村城、其他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