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来啦!东莞市篮球中心及滨江体育公园将“整容美颜”
i东莞 2021-11-15 20:10:47

近日,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召开了《东莞市篮球中心及滨江体育公园品质提升策划》专家评审会。

▲东莞市篮球中心设计总平面图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高起点、高标准推动篮球中心和滨江体育公园品质提升,充分发挥东莞篮球城市名片效应,加快体育健身设施提档升级,激活周边片区发展活力,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牵头组织开展了《东莞市篮球中心及滨江体育公园品质提升策划》研究工作,围绕发展定位、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运营管理、实施策略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现已形成完整方案成果。

东莞市篮球中心和滨江体育公园分别位于东莞中心城区重要的城市轴线——鸿福路山水文化轴的东端和西端,是轴线上最具发展潜力和提升价值的两个体育文化项目。

东莞市篮球中心设计意向图

篮球中心位于寮步镇,是享誉全国的CBA比赛场馆和东莞篮球城市地标性建筑。

滨江体育公园效果图

滨江体育公园位于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二期的起点,是中心城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全民健身体育公园。

当天,会议邀请了七位来自国内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园林景观、体育研究、运营管理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进行评审,并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担任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听取了编制单位关于《东莞市篮球中心及滨江体育公园品质提升策划》完整方案成果的汇报,并开展了认真充分的交流、评议。专家组一致认同该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健康生活品质的作用和意义,并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意见和建议。

接下来,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和各相关单位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深化完善《东莞市篮球中心及滨江体育公园品质提升策划》方案成果,确保高起点、高标准推动篮球中心和滨江体育公园品质提升。

滨江体育公园设计意向图

声音: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

东莞市篮球中心和滨江体育公园均属于提升体育设施提升项目,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项目。他建议,一是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愿和意见,围绕体育的公益性与商业性,延展产业业态,加强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互补性;二是要进一步明确东莞市篮球中心作为东莞城市名片和城市客厅的定位,既要积极引入多元业态,也要注重凸显篮球文化主题;三是建议引入区域性轨道交通站点,把东莞市篮球中心打造为湾区高水平体育圣地;四是滨江体育公园要进一步凸显“滨水”特征,并结合轨道基础设施整合利用地下空间,同时考虑复合型体育综合体的建设方案。

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晓东:

要从大湾区和东莞市两个层面分析东莞市篮球中心和滨江体育公园的发展定位,把东莞市篮球中心打造成以篮球文化为特色主题,同时兼顾多种类型活动的体育综合体,滨江体育公园则更侧重于全民运动功能场地,体现其运动健身特色。他建议,一是要提升东莞市篮球中心的公共交通支撑能力,更多通过轨道交通实现人口集散;二是应考虑用全天候的慢行环线串联起各业态和场馆,增加植物覆盖,提升全天候的慢行舒适性;三是要做好公众需求调研,做到业态规模精准供给。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长李宝章:

一是市篮球中心和滨江体育公园是重要的民生项目,要通过调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听取运营方的意见,以公众诉求和运营经验为依据明确项目定位和建设规模;二是要注重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相匹配,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调整大型公共设施的功能配比和活动多样性;三是现阶段要加强不同建设投入强度模式论证,更加多从定位和运营的角度着手提出发展方向和提升模式。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洪卫:

项目规划成果符合实际,建设方案可指导后续开发建设工作。一是东莞市篮球中心,应强调强碳中和背景下场馆的低碳发展要求,从片区层面与周边地块联动考虑,利用现有建筑物实现升级目标,同时应关注在轨道交通导向下提升场地内车行组织效率,畅通人行流线,打造智慧化的现代场馆,实现特色化运营;二是滨江体育公园,要区分明确公园和体育活动的定位侧重点,并结合轨道工程开挖将地下体育设施和地下车库、地面景观进行统筹安排,做好一体化开发。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培:

东莞要重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属性,这对东莞更可持续的发展大有裨益。一是要把市篮球中心打造成具有大湾区广泛影响力的体育圣地,突出篮球的核心特色,打造中国的“洛克公园”,同时要注重培育场馆的独特IP,丰富赛事和活动类型,引入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品牌赛事是做好篮球中心的重要突破口。二是滨江体育公园定位则要与篮球中心等体育场馆进行有机联系和差异发展,为日后东莞承办国家级体育赛事打好基础,丰富后备场馆。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执行总景园师夏媛:

要提出响亮的发展口号,篮球中心强调打造以篮球为特色的体育综合体,滨江体育公园则强调以全民健身为特色的复合型城市公园。其中,要加强两个场馆的复合利用考虑,丰富人的体验,通过做好运营实现效益增值,适当增加民俗体育活动,加强植物景观研究,通过逐步改造,让场馆设施更加亲民。

深圳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刘彤:

东莞体育场馆未来实现可持续、高品质发展的关键在于以运营能力和产品内容为导向,既要完善体制机制,又要加强特色化、主题化运营,为日后争取承办全运会等全国性赛事打下基础。其中,篮球中心可考虑加强“智慧化场馆”的规划,丰富场馆的多层次用户体验;滨江体育公园要紧紧围绕全民健身定位,注重地上地下一体化连接,通过提供半地下运动场馆和提升绿化率来满足全天候运动需求,同时建议结合岸线建设增加皮划艇等水上运动来体现滨江特色。

文字:付碧强 通讯员:香佩仪 图片:付碧强 通讯员:香佩仪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