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专刊|青春在军营璀璨绽放!莞邑热血青年追逐军旅梦
i东莞-国防专刊 2021-09-24 09:29:18

青年都有一个“军人梦”。

乔同、叶栩锋、吴仕龙、杨文庄、魏桢颖……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彰显了青年一代赓续东莞“从军行”荣光,犹如一盏盏明灯,推动强军梦在莞邑大地落地生根。

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莞邑热血青年步伐铿锵。他们点燃军旅梦,穿起军装,扛起钢枪,扬帆起航踏征程,立志在部队这个火热的大熔炉里锤炼成钢,用青春筑就“强军梦”,更好地为祖国国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关键词 边远艰苦地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

人物:乔同

钢枪、迷彩服、战机……憧憬军旅是很多热血青年的梦。乔同也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如今,梦圆军营,他将奔赴祖国边远艰苦地区扎根服役,用青春恪守保家卫国的誓言。

▲乔同(右二)

当兵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当确认自己要去边远艰苦地区服役后,我相信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乔同说。

今年19岁的乔同,是一名在读大学生。他告诉记者,从军报国的想法一直有,高考结束后,他决定先去大学里读一年,利用这个时间好好锻炼身体,再应征入伍。如今,他的想法成真。“我的父亲非常支持我参军入伍,希望我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磨砺性格,强化自律。也期待在部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穿上军装就是为了变得更好。乔同说:“在部队服役期间,会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一步步实现梦想,让青春不留遗憾,在艰苦边远地区绽放青春光彩,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如果有条件,我一定会报考军校。”

在东莞,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征兵宣传标语。乔同说,“电视上,马路上,学校里,总有一个国防教育或征兵宣传的场景,让人总能被军人的血气方刚所感染,这才是男儿本色。”

9月9日,凤岗镇举行2021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欢送大会,鞭炮声声,麒麟起舞。“我没想过现场这么隆重,感觉非常自豪。”乔同说。

着戎装,戴红花,提行囊……看着儿子乔同精神抖擞踏上军旅征程,乔相久甚是欣慰。

送儿入军营,乔相久说,“部队是一个锤炼意志、磨砺性格的好地方,我希望他能在军营完成从青年学生向合格战士的蜕变,在部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尊崇之花开满地。对此,乔同深有感触,“在东莞,社会尊崇军人的氛围很浓厚,坚定自己参军报国的志向。”

一直以来,东莞发扬拥军优良传统,营造尊崇军人氛围,时时激励着莞邑热血青年献身国防事业。以凤岗镇为例,镇村两级给予现金补助,政府单位拿出指标招录退役大学生,村(社区)“两委”干部和专武干部优先选取退役军人。

关键词 “莞二代”

致富不忘国防,从军报国无上光荣

人物:叶栩锋

“我家生活条件还是可以的。”叶栩锋说,家境优渥,并不意味着不去参军入伍。作为一名“莞二代”,他牢记家乡父老嘱托,立志在部队中磨砺自己、报效国家,通过绿色军营百炼成钢,在美好年华拼搏奋进 ,更好传承东莞人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创精神。

“每个男孩都有个英雄梦。”今年19岁的叶栩锋青涩而又真诚。他的英雄梦寄托在绿色军营里。

“我两个表哥,都参军入伍了,一位已经服役5年,一位今年兵役期满退伍。”叶栩锋说。两年前,他作为家属参加了送兵仪式。着戎装,戴红花,隆重而热烈的欢送现场,触动着他那颗参军报国的心。

去年,高考结束后,叶栩锋就付诸了行动,参加征兵体检。然而,高考发挥失常,成绩并不理想。在老师的建议下,和父母讨论后,叶栩锋也打算再努力一把,选择复读。今年,叶栩锋成功考入自己喜欢的师范类院校专业,可心中的参军梦难以按捺,毅然选择参军入伍。

“人一生中一定要做有价值的事。”这是叶栩锋坚信的人生格言。在他看来,在军营中立功最能提升人生价值。于个人,参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锻炼精神品质,还能提升人的阅历、眼界;于社会,参军就是扛起责任,参军就是报效祖国。

选择入伍就不言苦。他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不断适应它。只要目标坚定,就不会苦。”

父母都在做生意,儿子是大学生,这么好的条件怎么想到去当兵?

今年,叶学良送儿子叶栩锋当兵,在东莞市厚街镇引起关注。对此,叶栩锋娓娓道来:通过媒体了解到最近国家各地的灾情,看到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作为热血青年,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擎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实现国家强军梦、强国梦,实现人生价值……

叶栩锋的事迹,体现了东莞人固有的尚武基因。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快速崛起成“世界工厂”,凭借深厚工业底蕴,致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高地。在时代浪潮中,不少人开工厂、做生意,富裕起来一片人。饮水不忘思源,致富不忘国防。叶学良说,部队是一所锻炼人的大学校,在部队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当兵不以家庭条件而论,当兵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很多本领,家庭条件好更应该到部队锻炼一下,百益而无一弊。

当兵就是保家卫国,当兵就是尽义务,去部队锻炼,磨砺坚强的意志,能更好传承莞商精神。叶学良说,部队是所大学校,“莞二代”需要培养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才能锻炼自己的体质,磨炼自己的毅力,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阅历,传承东莞人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创精神。

关键词 巾帼女兵

一门两代四军人,参军报国好家风

人物:魏桢颖

58年前,桥头镇东江村的魏伯钦参军入伍。现在,他的孙女魏桢颖接过从军“接力棒”。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令魏桢颖自豪的是,“爷爷、叔公、堂哥都当过兵。”

趟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长河,一家两代4人先后接过沉甸甸的钢枪,默默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参军爱国情缘。

9月16日,桥头举行2021年下半年女青年入伍欢送会。魏桢颖是唯一主角,也是近五年来桥头镇唯一一名应征入伍的女兵。她说:“感觉很骄傲,很自豪,隆重的欢送仪式,让尊崇军人氛围愈发浓厚。”

魏桢颖挥别家人,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前往东莞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开启“兵之初”之路。

其间,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爷爷、叔公、堂哥都当过兵,父母也支持我。”一门两代四军人,薪火相传家国情。巾帼不让须眉,这背后是参军爱国情缘的延续。

魏桢颖说,“广州航海学院是一所半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在这里,我坚定了前往参军入伍的决心,也更加向往火热军营。”

原来,孩童时代起,魏伯钦经常给孙女讲当兵报效国家的故事,耳濡目染,参军报国的种子就在魏桢颖幼小的心中种下。“我一直就想当兵,高考不错,就想着先体验下大学生活,多学点知识,好好锻炼身体。”魏桢颖说。

今年20岁的她即将就读大四。在这个关键时刻,她响应祖国号召,携笔从戎,从学校到部队。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进军营前,魏桢颖“从头开始”,剪去的是一缕秀发,留下的是一份干练,扛起的是一份责任。

当青春遇上迷彩,就有了另一个身份。魏桢颖说,携笔从戎,无问西东。在她看来,无论去哪里服役,军队生活一定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剪去了秀发,穿上戎装,魏桢颖把刚毅刻在脸上。她说:“参军入伍,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将在部队这大熔炉里,刻苦训练,克服困难,锻造过硬的身体素质,高尚的精神品质。”

巾帼女兵别样红。她期待在军营感受充实与快乐,让青春不一样,不迷茫,破茧成蝶,从一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变成一个坚强勇敢的“花木兰”。

关键词 四代从军

传承光荣传统,报国矢志不移

人物:吴仕龙

在黄江镇2021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欢送大会上,看着刚参加工作的儿子身着军装、胸戴大红花,吴建新非常欣慰,这不仅仅圆了儿子的军人梦,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我们家已经四代从军,我算是个‘军四代’。”吴仕龙说。

放弃一份稳定的工作,毅然参军入伍,不少人并不是很理解吴仕龙的选择。今年,他大学毕业,以技能人才的身份,供职于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稳定,收入不菲。

选择自己稳定的工作,还是实现自己的参军梦想?对此,吴仕龙还是选择逐梦绿色军营,从戎报效祖国。他说:“这不是选择,我在找到工作前两个月,已经报名应征,一心就想着参军入伍。”

经过镇检、市检、政考、定兵等环节筛选,吴仕龙最终成功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这是一件好事,儿子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希望他在部队好好干,刻苦训练,报效祖国。”吴建新说。

这是一名父亲的入伍嘱托,也是一位退伍老兵的嘱咐。同时,这不仅仅圆了儿子的军人梦,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1991年,吴建新参军入伍,在部队奉献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他说:“我爷爷1946年当兵,参加解放战争;叔叔1976年入伍,参加南疆保卫战。”

一辈人听着一辈人的故事,一代人传承一代人的精神。吴建新正是受到上两代人的影响,毅然选择参军入伍、献身国防。他努力把“从军”的接力棒传好,在儿子成年后,鼓励支持他入伍,为祖国效力。

一家祖孙四代从军,见证了铁血荣光,也传承了永不褪色的军魂。家族一直延续着参军这份荣光,这令吴仕龙非常骄傲。受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知道了很多太爷爷、叔爷爷、父亲当兵战斗的故事,而且也耳濡目染了驻地解放军英姿飒爽的形象,内心对军营生活充满了向往,在心里埋下参军入伍的种子。

“儿时部队训练的场景,如今回忆起来,依旧历历在目,那气势震撼人心。”吴仕龙说,“长大后,我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从一名军娃,成长为一名军人。”

“从前看别人训练,现在我也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了。”吴仕龙表示,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刻苦训练,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战士,跟随长辈们的步伐,不忘初心,绝不掉队,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四代从军!这场红色接力仍在继续。

关键词 大学生直招士官

从高校学子到铁血战士

人物:杨文庄

强军路上,一名叫杨文庄的直招士官,在不停地奔跑。他走出校园,选择逐梦携笔从戎,接棒兄长,立志在绿色军营铸无悔青春。

犹记儿时迷彩心,今夕毅然从军行。杨文庄说,“儿时有幸登上过军舰参观,首次直面庞大而精密的设备仪器,令人着迷心醉,梦想自己长大后也能工作在这样的蓝海利器上。”

长大后,杨文庄考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选择就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成毕业后,他心中穿上迷彩衣的梦想也强烈起来,保卫祖国的志向也愈发坚定。在短暂的支教岁月里,他觉得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学,把知识用在建设祖国上。

“我哥哥杨文添,在部队服役5年,是一名光荣的戍边军人。”杨文庄说。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战友间的相互扶持,并肩作战……随着杨文添的娓娓讲述,一幅幅军旅热血画面呈现在杨文庄脑海。他明晰了自己人生道路——接棒兄长,参军入伍。

伴随着强军兴军的铿锵步伐,一批批直招士官走出了一条从莘莘学子到精武先锋的跨越之路,汇聚成一首首动听的战斗力建设交响乐。杨文庄选择入伍,也想成为其中一员。

直招士官,是军队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收士官的政策,杨文庄对照自身条件,查找了很多资料,觉得这是一条入伍发展的好途径。他毅然做出了选择——直招士官。用杨文庄父亲杨炽坚的话来说,“可以继续读书,所以他也十分愿意。

杨文庄坚持健身3年了,其以优秀的身体素质通过征兵体检。杨炽坚说他考了篮球裁判证,假期也时常会去教人游泳、篮球。

直招士官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在望牛墩2021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欢送座谈会上,杨文庄代表新兵作表态发言。他说,到部队后将做到刻苦训练,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团结同志,使自己尽快从一名入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绝不辜负家乡和父母的期望。

强军路上,杨文庄携笔从戎,在不停地奔跑,努力实现从高校学子到铁血战士的转变。

文字:付碧强 见习记者 周悦维 图片:镇街武装部供图 编辑:保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