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市应急管理局中堂分局(下简称“中堂应急管理分局”)党支部书记、局长熊日兴看来,抓好安全绝非一日之功,更需要持续发力。
为此,自中堂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他带领中堂的“应急人”积极作为,锐意进取,努力提升安全监管质效,守护一方平安。
■熊日兴
加强专职安全员队伍建设
熊日兴告诉记者,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我市不少镇街一样,中堂同样面临着安全监管线长面广点多的情况。目前,该镇有规模以上企业191家,规模以下企业和小作坊2498家,当中不少为危险化学品、粉尘涉爆企业以及涉有限空间的企业。
为确保安全监管能落到实处,中堂应急管理部门将加强专职安全员的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体制机制。
“只有确保专职安全员专职专用,让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确保安全监管到位。”熊日兴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分局在充分考量各社区安全监管对象的数量等因素后,将辖区的村(社区)划分为4个工作区域,设立了潢涌站、吴家涌站、蕉利站、中心站等4个应急管理工作站,并让该镇的62名专职安全员依托各工作站对所负责的片区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巡查全覆盖工作。
“从具体实践中可以看出,此举让专职安全员的监管效率明显提升了,安全监管效果也更好了。”
除此以外,中堂应急管理分局还在装备配备等方面给予保障,提升专职安全员巡查检查的效率。
中堂应急管理分局是我市应急管理系统中率先建设和使用安全生产监管检查(巡查)智能信息系统的分局。得益于此,中堂专职安全员巡查检查中广泛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在日常检查中通过手机设备就可在线建档、智能识别风险隐患、自动生成隐患报告。
并且,中堂应急管理分局上周还为专职安全员队伍配备了15辆电动巡逻车。熊日兴表示,此举补齐了专职安全员队伍建设中的“短板”,有助于提升专职安全员队伍的监管效率,增强队伍在巡逻防控、快速反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不断提升安全监管质效
在推动安全监管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中堂应急管理分局还不断提升安全监管质效。
熊日兴说,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且专业性强。对此,分局这两年来尤为注重发挥“外脑”的作用。
“我们聘请了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作为安全专家顾问。这名专家常驻在分局,发挥着传帮带作用,不仅会给我们应急管理队伍开展培训,平时还会参与到我们日常的一些执法检查中。”熊日兴表示。
此外,中堂应急管理分局还会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以“执法+专家”联合检查模式开展各类专项行动。除了能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精准指导,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此举也有助于分局安全监管质效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中堂应急管理分局还聚焦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精准施策,提升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效果。
其中,针对有限空间作业的这一“难点”,分局深刻吸取2019年发生较大事故的惨痛教训,在上级部门明令推行“四令三制”前,就已经部署落实了相应的措施。
“我们应急管理系统监管的涉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企业,均落实了封闭式管理和作业前报备的措施。对属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的企业,今年以来我们也针对掌握的情况,向负有行业监管责任的主管部门作了提醒。”熊日兴说。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管难点,中堂应急管理部门也立足自身职能,以今年我省、我市开展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为契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我镇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多个重要干道贯穿我镇,且支柱型产业多数对货运需求较大。目前,我们正结合我镇明确的65项工作措施,以推进‘路长制’工作为契机,联合镇相关部门围绕人、车、路、企业、救援等五个方面集中攻坚,助力打好交通安全整治这场硬仗。”熊日兴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