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协作 莞爱铜行⑨|东莞帮扶教师邹亮:点亮松桃三高学习物理之光
东莞+ 2025-11-26 09:45:49

“我要在松桃三高留下些什么?”在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三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松桃三高”),东莞帮扶教师、常平中学物理老师邹亮开门见山,向记者谈到他教育帮扶工作的初心。

一年半后,答案在松桃三高的校园里清晰可见——他留下的不仅是一套可复制的教学模式、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更是一份深深植根于苗乡教育沃土的教育情怀。

今年7月,邹亮教育帮扶期满,由于帮扶效果明显,在松桃三高师生的要求下,他开启了第二期的帮扶。“松桃三高的校领导,希望我把东莞高中三年的备考流程留在当地。”

精准教学:从“分层分练”到成绩提升

初到松桃三高,邹亮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学校高一、高二学生物理基础薄弱,期末考试平均分只有二十多分,且两极分化严重。面对这一现状,他创新提出“分层分练”教学策略,依据学生思维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实施差异化教学。

对基础层班级,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讲解,练习设计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题型简单、针对性强;对提高层则在教学内容上增加难度和深度,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题型稍有难度。

在高三物理教学中,他设置多梯度练习路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成长台阶。基础薄弱者在“缓坡”上稳扎稳打,学有余力者则借“云梯”实现飞跃。

邹亮介绍,松桃三高建校时间短,起步低,是重点帮扶学校。“松桃县借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整合三所镇级学校,提升为县级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下课后就是放牛喂猪,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成绩都不太理想,大部分毕业生只能参加春季高考,也就是专科考试。”

经过一年半实践,高一年级物理均分提高13.46分,高二年级提高9.41分,两极分化率下降17.3%,这一创新做法成为全校教学改革的标杆。

在2024届高考备考中,邹亮秉持“移植+本土化”理念,将广东先进的备考经验与贵州考情深度融合。通过《分析广东近三年物理高考特点给高三复习建议》等专题讲座,提炼出“小专题核心突破法”,有效解决了高三二轮复习进度不均的难题,最终在2024年高考中,学校物理均分提高10.06分。

青蓝共育: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这里存在教师、学生脱节的情况,学生很想学,但老师的综合素质需要提高。”邹亮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帮扶的关键在于培养本土教师队伍。他与3位青年教师结为师徒,搭建起深度互动的成长桥梁。

一年多来,师徒团队开展互听课堂115节、专题讲座68场、教研活动143次。在持续的切磋琢磨中,徒弟们快速成长,纷纷成长为市县骨干教师、县名师,分别获得铜仁市优秀教师、优秀备课组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邹亮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将“因材施教”“心理疏导”“主题班会”“月考分析会”等育人方法倾囊相授。徒弟李庆斌所带班级多次荣获“文明班”,其撰写的《基于学情的动态管理策略》成为学校德育范本;冉海燕、龙佳慧所带班级成绩也名列前茅。

面对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现状,邹亮推动物理科组进行系统性变革。他精简公开课数量,将重点转向深入评课,直击教学难点;创新推出“年级代表发言制”,让各年级教师轮流分享教学心得,使研讨效率提升50%;首创“备课组轮值主讲”制度,每周2次,每人10分钟精析重难点,将备课组会议转化为实战型教研平台。

这些改革举措显著,改变了教师的工作状态。自制度推行以来,教师们累计输出超50个优质教学案例,180套分层练习卷。物理科组教研氛围日益浓厚,被学校誉为“科组活力引擎”,其经验在全校5个科组推广。

多元育人:构建活力校园新生态

邹亮将教育帮扶从课堂延伸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多个层面。他自费捐赠18套前沿实验器材,举办“小发明小制作”大赛,吸引168名学生参与,诞生18件创意作品,让实验室成为学生的“创新梦工厂”。

他开设《文创包设计》校本课程,策划“十周年暨申特文创设计大赛”,产出30余份精美作品,实现知识与美学的融合。在第二课堂中,他创建羽毛球社团并成功举办首届“和创杯”赛事。这些多元活动不仅填补了课程空白,更塑造了“活力三高”的文化品牌。

在帮扶期间,邹亮主持的《东西部协作背景下县域高中物理教学提质路径研究——以松桃三高“组团式”帮扶实践为例》课题成功获省级立项,他本人也荣获铜仁市优秀教师称号。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东莞教育帮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松桃三高的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学校参加夏季高考的人数,从帮扶前的20来人增长到200多人,实现了近十倍的增长,为这所年轻学校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这份荣誉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赋予我前行的动力。”邹亮表示,“未来,我将继续以教育为帆,在奉献中坚守初心,用教育之光点亮更多学子的梦想征程。”

粤黔协作莞爱铜行。邹亮用他的坚守,诠释了一名教育帮扶者的责任与担当。他的实践不仅为松桃三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也为东西部教育协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松桃样本”。

文字:吴金华 图片:陈帆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