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抗战精神,筑牢青少年国防观念,11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在道滘镇东莞市济川中学热烈开展。这场以“弘扬抗战精神,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作为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日暨东莞市青少年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国旗护卫队的展演、国防教育红色思政课的教学和国防军事技能的体验,让国防知识走进青少年身边,让国防意识在校园生根发芽,浸润道滘学子心间。

探索四位一体实践模式,让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本场活动由东莞市委宣传部、市委军民融合办、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主办,东莞市莞邑国防教育中心、道滘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道滘镇教育管理中心、道滘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承办,东莞市济川中学参与协办,道滘镇各中小学师生代表参加。活动突破传统单向讲授模式,创新构建集“观、听、感、行”四位一体的实践模式,探索打造一堂“看得见、摸得着”的“行走的国防思政课”。

清晨的阳光洒满整个校园,道滘各个学校的师生代表群情激扬。当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以分毫不差的队列护卫国旗入场时,现场瞬间被一种爱国的力量所凝聚。这一刻,广大师生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面旗帜的入场,更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庄严展示。国旗礼兵护卫教官们肩上的钢枪与手中的国旗,有力地诠释了“国不可一日无防,军不可一日无备”的国防认知,让抽象的国防概念,化为了眼前真实可感的钢铁洪流,让“国防教育就在身边”的理念得以升华。

活动的重点环节——国防教育红色思政课的宣讲将活动推向高潮,让广大师生的心“燃”起来、“跳”起来。活动邀请莞邑国防教育中心讲师团特聘讲师付敉璐老师带来主题为《山河无恙 吾辈担当》的宣讲。付敉璐老师通过详实的内容、生动的讲述,带领现场师生深入学习国防知识,深刻感悟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家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与全民国防教育的意义有了更为真切的认识,赢得了全场师生的热烈反响。宣讲中,她深情讲述抗日名将曾生放弃安稳前程、组建东江纵队投身抗日的铁血传奇,以及东莞母亲李淑桓送七子参军、三人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东江纵队的辉煌战绩与军民同心的家国情怀,以及围绕“知识、行动、信念”三大担当,阐释当代青少年的国防使命,引导学子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引发师生共鸣。
实践演练强本领,青春担当践于行
校园国防教育知识角更是人气拉满,除国防教育科普展板、安全可控的轻型国防装备实物展示外,“莞邑军魂·烽火长歌——讲好东莞市退役军人‘两个故事’人物展”专题展板同步亮相。展板内容既涵盖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的英雄功臣,也包括新时代扎根基层的“兵支书”、公益志愿者等,以感人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让师生在回望中感悟责任担当。

最受学生欢迎的当数真人CS实践体验环节,现场成为国防教育的“实战课堂”。来自莞邑国防教育中心的专业教官详细讲解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范及安全须知后,学生们分批次有序进行轻武器模拟射击体验。大家专注瞄准、规范操作,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国防军事装备的魅力,真切体验射击训练的严谨与乐趣,国防实践感知显著增强,报国之情油然而生。

“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东莞市济川中学党委书记谢梅生表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青少年是国防建设的未来,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举措。“同学们要从小树立国防观念,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军事训练,并在知国、爱国的基础上践行报国之行,通过参与各项国防实践活动,营造起共同关心国防、热爱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

据悉,此次道滘专场活动是东莞市构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体系和推进青少年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实践,也为推开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展现了新气象。将国防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实践,让抽象的国家安全概念变得可感可知,这种沉浸式、互动式的教育模式,不仅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国防意识,更让他们心中播下爱国报国的种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夯实了思想基础、增强了国防素养。道滘专场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展现了国防教育在立德树人目标任务的重要价值,也将助力东莞全民国防教育更好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