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正式发布,广东医科大学(以下简称为“广东医”)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3个学科成功上榜。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位居全球273位,药学学科位居全球357位,基础医学学科位居全球467位。与去年相比,新增基础医学上榜学科1个,再次彰显了该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以下简称为“冲补强”)提升计划扎实成效与显著成果。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与药学学科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围绕“冲补强”的提升路径,持续推进内涵建设,在平台搭建、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在基础医学领域,学科平台能级不断提升,新增3个省级科研平台,新增4个省级创新团队和3个省级课程教学团队,进一步夯实了教学科研基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新增国家“杰青”和省级青年人才2人。课程建设方面,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科研水平方面,在PNAS、CellReports Medicine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一区以上论文60篇,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及区域联合创新基金重点项目上取得突破。
药学学科建设同步推进,新获批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职引进了粤东西北地区首位国家火炬计划外籍教授和一位海洋药物领域国家“杰青”。以此为基,组建了两支“临床药学+海洋”交叉融合的国际化高层次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在科研项目申报中取得新突破,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及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的重要进展,展现出学科的良好发展态势与国际化视野。
此外,学校立足国家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优势学科为基础,大力布局医工交叉、智能医学等新兴学科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办智能医学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和生物医药大数据等医工交叉专业。开创广东省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先河,广东省仅有的4个联合学位改革项目,均为该校发起的医工融合项目。在平台建设方面,学校陆续完成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人工智能与心脑血管工程湾区实验室建设,新增省工程中心1个。与华为联合成立数智健康医疗联合创新天工实验室,与神州医疗共建多模态数据融合应用实验室,与广东上药桑尼克共建未来医院AIOT创新实验室等。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发布全球首个智能可穿戴技术与语言大模型结合的高血压防治AI模型“文元智能医生”。“广东医科大学多模态医学人工智能平台项目”获评2024年CELTSC标准应用典型案例,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获得2025年医院物联网应用十大创新团队称号,2022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十五五”新征程,校正系统谋划新一轮发展规划与第三轮“冲补强”建设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未来,学校将力争在1至2个优势领域建成国内一流、湾区前沿的创新高地,以更强的担当服务国家战略,以更实的举措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