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举重冠军进校园”活动在石龙中学举行。奥运冠军侯志慧、罗诗芳受邀走进校园,与师生们近距离互动,分享成长路上的拼搏故事。

活动中,两位冠军首先走进校史馆,漫步于校史长廊开启沉浸式时光之旅。泛黄的老照片、珍贵的校史文物,串联起学校的沧桑办学历程,也定格了历届师生砥砺奋斗的感人瞬间,让她们切实触摸到石龙中学深厚的历史底蕴。

随后,侯志慧、罗诗芳来到学校礼堂,早已等候在此的同学们用热烈掌声表达欢迎。现场,她们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训练中的艰辛、赛场内外的坚持与坚守,分享了从平凡走向巅峰的追梦感悟。互动环节里,她们还为同学们送上签名照,暖心勉励大家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在成长路上勇敢追梦、永不言弃。
【奥运冠军说】
侯志慧:即便曾经动摇,我也从未想过放弃

刚才参观了学校的历史,我深深感受到这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这里走出了许多知名人士,还有举重队的大前辈陈镜开先生,能来到这里,我感到特别荣幸。
说起我和举重的结缘,还要回到小学六年级。当时我参加了县校运会的田径项目,被启蒙教练李志平老师看中。那时候我只有25公斤,又瘦又矮,身边人都觉得我不适合练田径,我自己也误以为要训练田径,直到后来才知道是练举重。体育老师曾告诉过我,举重项目枯燥,还需要耐得住寂寞、能吃苦,但我当时更在意的是想走出农村。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母亲在广东打工,自己很少去县城,内心一直渴望去大城市看看,于是便答应了教练,前往县里开始了举重训练。在练举重的这些年里,我经历了起起伏伏,有过低谷,也站上过巅峰。
身处低谷时,我也有过沮丧、焦虑,甚至无数次想过放弃。尤其是受伤后,我连床都下不了,走路需要人搀扶,却还要坚持第二天的训练。但心中的冠军梦一直支撑着我,前辈们的指引和教导也给了我力量。湖南举重实力强劲,走出过众多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我的梦想就是成为其中一员。所以,即便训练中曾动摇,在赛场上我从未想过放弃。
不管当下多痛、多累、多苦,只要站上赛场,我就会专注每一把试举,享受比赛的过程,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如果在比赛中过于执着于成绩、急于夺冠,反而会因紧张影响发挥,得不偿失。
我很庆幸,经历过低谷后还能重回巅峰,更开心能参加两届奥运会、三届全运会且均成功卫冕。这一切离不开我的意志力、勇气和坚持:低谷时不放弃,遇到困难时不退缩,面对大强度、大重量训练时,即便害怕杠铃脱手砸伤自己,也会鼓起勇气突破心理障碍、克服恐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当成功举起大重量的那一刻,那种成就感让我深深热爱上举重,这份热爱源于项目本身的纯粹与简单。
罗诗芳:人生就得不断挑战自己,不然多可惜

一开始,我并不是一心想拼成绩,对举重的兴趣也并不高。我身体不好,练举重的初衷就是强身健体,再加上家境不佳,想多赚点钱补贴家用。直到四年前拿下全运会冠军,我才感受到大家的喜爱,也惊喜于自己的突破,慢慢从一个体质不好的女孩成长为奥运冠军。现在回想,我自己也常琢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就是每天认真完成任务,比前一天多拼一点点而已。
进入国家队后,我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责任:我不再只是个人,而是中国举重队的罗诗芳,要代表国家出征。这份责任感让我真正爱上了举重,也特别享受从“做不到”到“做到”的挑战过程,我觉得人生就得不断挑战自己,不然多可惜。
追梦路上哪能没有坎坷。刚进国家队时,我成绩突出,集训时很多人都认识我。世锦赛前,大家对我期望很高,希望我能破纪录、拿冠军。可就在赛前半个月,我突发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拉伤让我直接晕倒,半边腰和腿都失去知觉、麻木不已。那段时间,我每天哭着训练、哭着入睡,心里急得不行,就怕没法参赛。好不容易撑到赛场,又突然发烧,精神几乎崩溃。最终我只拿到第四名,看到场下支持者满是担心而非失望的眼神,我心里满是自责。
回来后,我有八个月没法正常训练。我特别想重返国际赛场,可伤病的严重性让我力不从心,急得甚至开始相信玄学,想通过祈福让自己好起来。但现实告诉我,只能靠自己。我一直告诉自己,方法永远比困难多,九个困难就有十个方法,一个个试总能走出来。凭着这份信念,我在失败后一次次站起来,熬过了最艰难的八个月。之后,我接连拿下世锦赛、亚运会、亚锦赛冠军,最终站上了奥运之巅。
其实不管是受伤、发烧还是失利,我从来没想过放弃。我就是不服输,不管是作为一个人,还是作为女孩子的那份倔强,要是身体允许,我都想跟男生比一比。
现在,我想对高三的同学们说,你们现在可能面临很多困难和焦虑,但一定不要放弃。多向老师、同学求助,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只要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就不会再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