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呀,这里有香港最新流行款式的服装……”虎门富民时装城内,穿着时尚的漂亮女孩在商场中穿梭,叫卖声此起彼伏。
上世纪90年代,做服装生意的人都知道,虎门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就是有“虎门服装品牌孵化器”之称的虎门富民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里的“穿版女孩”,这些漂亮的女孩,既是各个时装批发档口的销售员,也是档口售卖服装的模特。
“当时虎门富民时装城内有1500多家商户,穿版促销的女孩有几千人,她们每天上班,穿的衣服上还有吊牌,前来商城采购的客户,从‘穿版女孩’身上直观地看到服装的款式,下单采购。那个时候,虎门富民时装城,是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每天从富民批发出去的衣服,据说可以装好多节火车皮。”广东虎门富民集团党委委员江虹说。
据记者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从虎门街头开始出现香港流行的时装开始。“虎门服装”这个名词在业界慢慢流行开来。到今年,连续三届世界服装大会在虎门召开,虎门服装完成了从“穿版销售”到全球共享“虎门时尚”,数字引领虎门服装“飘洋过海”的跨越。

■2024世界服装大会世界各地客商云集虎门 记者 陈帆 摄
因为服装,虎门冠上一系列“国字号”头衔
濒临世界时尚大都市香港,改革开放初期,虎门就打开了开放之门。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从那个时候开始,“穿搭时尚”同步引进到虎门。
从“香港时装”穿到虎门人身上开始,“虎门制造”的服装也正式在国内出现。
40多年来,虎门大力发展服装服饰产业,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以女装、童装、休闲装为特色的“中国服装服饰名城”,荣获了“中国女装名镇”“中国童装名镇”“全国服装(休闲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国服装区域品牌试点地区”、首批“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首批“中国服装产业示范集群”“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服装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等多项国家级荣誉。2019年,虎门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式携手,合作共建“世界级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
据虎门官方统计,到2024年,规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工业企业87家,总产值135.75亿元,同比增长1.6%;营业收入130.07亿元,同比增长26.9%;纺织服装鞋帽限上批零企业49家,销售额13.81亿元。
从业主体方面,服装服饰生产企业近3000家,总生产面积251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另有面辅料企业,物流、绣花、印染、洗水等配套企业,以及咨询、培训、设计、策划等配套服务机构共1000余家。
市场方面,服装服饰及面辅料专业市场36个,总经营面积超68万平方米,近1.5万经营户,服装、布料市场年交易额保守估计超300亿元。
品牌方面,各类服装服饰注册品牌5万多个,以纯(服装类)和虎威(鞋类)两个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

■富民时装城 通讯员 卞欣 王敬新 供图
从“前店后厂”到5万多个品牌集聚的“品牌矩阵”
据记者了解,初期的虎门服装,是以“前店后厂”的模式进行。就拿当时的虎门富民时装城来说,最初销售的服装根本没有什么品牌,很多的服装都是“前店后厂”。就是自己生产、自己销售,时下流行什么,就做什么,根本没有品牌意识。但随着虎门服装的壮大,一些企业自创的流行时装,一上市就被同行抄袭,一些精明的商家看到这个情况后,就开始注册品牌,虎门服装的品牌之路就此开启。
“现在以纯、欧点、幻走、卡蔓、意澳、纽方、安娜迪、魅之女、木棉道、男眼、三木比迪、森虎儿、巴迪小虎、彩色笔等数十个知名服装品牌,其中部分在虎门富民时装城有‘前店后厂’的发展经历,所以说虎门富民时装城有‘虎门服装品牌孵化器’的美誉。”江虹说。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到今天,虎门服装以凸显出庞大的集群规模、完整的产业链条与成熟的市场体系,已形成三大优势特点。
一是“小单快反”的生产能力。虎门服装以生产加工的数字化为依托,以敏捷柔性的供应链为基础,已形成成熟的“小单快反”能力。一般来说,首单10天左右可完成,返单3 -7天内可完成。这种生产周期的显著压缩,是企业应对市场快速变化、降低库存风险的利器,也是快时尚的基石与品牌突破的关键。小单快反模式验证了虎门“面辅料+极致柔性生产+高效协同+快速物流”四大能力支撑的强大供应链协同体系。
二是高端产品的制造能力。虎门服装因外贸出口订单对产品品质的严苛要求,以及女装品类对工艺复杂度的需求(如手工刺绣、复杂钉珠、羽毛/蕾丝拼接、精细贴花等),经过多年积累已形成成熟的高端产品制造能力,主要体现在资深技术工人群体上,以及特种设备的使用上。这种生产能力是虎门区别于越南等东南亚纺织品生产基地,以及江西于都等依赖低成本人工与基础款产品崛起的内陆县域“卫星工厂”的最大优势;也是虎门在同质化红海竞争中,摆脱低利润内卷、掌握产业链话语权的破局关键。
三是“以纯”为龙头的自有品牌矩阵。虎门有各类服装服饰注册商标50000多个,形成了以“以纯”为龙头,包括欧点、幻走、卡蔓、意澳、纽方、安娜迪、木棉道、男眼、三木比迪、森虎儿、巴迪小虎、彩色笔等数十家(涵盖女装、童装、男装、休闲装)企业自有品牌构成的品牌矩阵,这是虎门服装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构建中国品牌的重要发力点。同时,虎门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打造“虎门服装”区域品牌,通过多年组团参展,举办世界服装大会等举措,使得“虎门服装”的区域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黄河时装城 通讯员 卞欣 王敬新 供图
多元路径拓全球市场
助“虎门服装”出海
虎门镇为推动服装产业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到去年为止,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27届,今年是第28届。
每年一届服交会的成功举办,让“虎门服装”的金字招牌享誉国内外。但内销一直是近些年虎门服装的主要流向。
近几年,虎门积极实施品牌价值力提升工程,在强力打造“虎门服装”区域品牌的同时,多措并举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全方位打造虎门服装产业品牌。
一是支持企业做强品牌。建立品牌培育库。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化经营,走差异化、个性化、高附加值的发展之路。对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商标金奖、中国驰名商标及省、市政府质量奖,或并购、获授权国内外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东莞优品”项目评价与认定,加强行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提升“虎门服装优选品牌”影响力。“虎门服装”集体商标已于今年6月由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成功注册。
二是打造“虎门优选”展销平台。今年,虎门的龙头企业广东虎门富民集团依托服装产业的强大基础,积极打造“FU·GO虎门富民商城”这一“展销一体化供应链平台”,该项目涵盖线上商城、线下展销中心、品牌出海三部分。其中,线下展销中心主要利用虎门会展中心1万平方米超大空间,汇聚区域优质服装品牌资源,打造集品牌展示与销售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FU·GO虎门富民商城’首个实体展示交易厅已于今年6月在富民服装商务中心开业试运营。以虎门会展中心为主体的线下展销中心也将和28届中国(虎门)服装交易会同步启幕,这些将有力促进‘虎门优选’品牌的推广。”江虹说。
在练好内功的同时,虎门积极探索多元化路径,助力品牌出海,推动虎门服装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一方面,从2023年开始,虎门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合作,将世界服装大会引入虎门举办。借助世界服装大会等国际平台,虎门加强与国际时尚界的交流与合作,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设计师和品牌的关注,为虎门服装品牌走向世界搭建桥梁。
从2024年开始的“三会”叠加,汇聚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20多万客商,为虎门服装品牌出海提供更广阔平台。“以纯”在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沙特、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开设品牌专卖店。“纽方”和“安那迪”分别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开设品牌专卖店。今年,“‘一带一路’品牌出海行动服装服饰选品中心”落户“FU·GO虎门富民商城”,虎门集团联合东莞市港务集团建设“虎港供应链”项目,为品牌提供出口报关、退税等一站式服务,助力本土品牌在“一带一路”市场扎根发展。6月,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哈高端产业交流合作推介会”在哈萨克斯坦斯坦阿斯塔纳举行。虎门富民集团携纽方、意澳、来龙等八大合作品牌亮相。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虎门服装企业拥抱数字化,抓住跨境电商机遇,拓展海外市场。积极探索与大型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推动阿里、亚马逊、希音、泰穆(TEMU)等重点电商平台在虎门设立联络点、办事处,扶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虎门服装跨境电商年销售规模超180亿元。

■2024世界服装大会模特T台走秀 记者 陈帆 摄
虎门服装未来词条:“科技、时尚、绿色”
虎门镇党委政府已经为未来虎门服装发展锚定方向。
未来,虎门将按照“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加快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集全镇之智,举全镇之力,推进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实施“服装振兴五大工程”。
一是行业贡献力提升工程。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库。按照引导一批上规入库、扶持一批成长壮大、鼓励一批龙头引领的原则,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我镇纺织服装制造业规上企业超百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60亿元,以纯集团成为超百亿的标杆企业。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出台支持纺织服装企业上规发展10条措施,建立优质纺织服装企业“白名单”,加大资源投入,精准扶持企业梯度成长、品牌化发展、数字化改造等。组织供需对接助力拓市场。做实“三会”联动,促进资源整合与合作落地。组织企业参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中国国际时装周等具有影响力的展会,联动市直部门、行业协会、特色镇街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交流,助力企业便捷高效开拓海内外市场。
二是品牌价值力提升工程。优化“三会”打响品牌。借力“三会”进一步推动虎门服装产业品牌战略的实施,通过展位、时装秀、对接会等途径,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展示交流。联动中国纺联汇聚主流媒体、行业媒体、自媒体等渠道,全方位推介推广“虎门服装”区域品牌。支持企业做强品牌。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化经营,走差异化、个性化、高附加值的发展之路。对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商标金奖和中国驰名商标,或者省、市政府质量奖,以及并购或获得授权国内外驰名商标,给予扶持奖励。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东莞优品”项目评价与认定,加强行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提升“虎门服装优选品牌”的影响力。谋划特色街区推广品牌。结合虎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谋划建设集服装、文创、非遗、美食于一体的特色街区,活化虎门服装IP+文化旅游产业,加强服装文化推广与品牌价值提升。优化服装工业游路线,讲好虎门服装品牌故事。打造服装设计城孵化品牌。联合第三方公司对虎门百家商场进行时尚化升级改造,导入原创设计品牌与设计师资源,升级产业服务平台,提升原创设计能力,推动虎门服装向时尚产业全面转型,力争打造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集聚区。
三是产业新动能增强工程。引导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探索搭建虎门面料线上直通车及统一采购行业SaaS软件服务免费提供给镇内中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试用,引导企业应用数字化提质增效。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试点,力促听雨轩、丰地快返等项目打造成数字化标杆。发展“AI+服装”,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生产与销售数字化双轮驱动。电商赋能激活流通市场。鼓励企业发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新业态,促进传统服装产业与电商融合聚力发展。积极探索与大型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推动阿里、天淘、京东、亚马逊、希音、拼多多、泰穆(TEMU)等重点电商平台在虎门设立联络点、办事处,扶持企业线上发展拓市场。依托项目规范电商发展。与遥望科技共建“遥望虎门直播电商基地”,促进直播电商产业的规模化。推动电商总部基地落地,打造大湾区电商高地,实现“湾区制造、虎门网销”的发展愿景。
四是产业空间拓展工程。打造连片服装产业空间,差异化定位园区功能,推动项目落地,提升集群实力。加快项目建设整合资源。推动以纯集团在时尚谷新建营销研发总部,带动一批优质服装企业入驻时尚谷发展,打造服装产业对外展示新窗口。推动衣流时尚产业园完善供应链服务及相关配套设施,加快中小企业集聚有序发展。推动丰地服装快返智造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虎门低成本的柔性供应链生产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优享产业空间。甄选部分集体物业与产业园区,为“白名单”内的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低成本空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
五是产业生态完善工程。完善公共服务赋能企业。新建虎门服装设计城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集数据化、 智能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提升产业能力和孵化AI数据应用,形成虎门AI设计新地标。升级优化面料馆、中纺协虎门检验技术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作用,赋能企业提升品牌价值。举办行业赛事促人才引育。继续举办“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等创意赛事,推动参赛选手与服装企业深入交流,借助赛事平台培育挖掘时尚人才,为虎门时尚产业注入新生力量。建设人才培养基地,联合专业院校开展产业培训和人才孵化,推进产学研合作。优化提升重点企业服务。做好每月规上纺织服装企业数据指标监测分析,建立“一企一策”挂点工作机制,重点跟进“白名单”企业诉求,为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强化行业协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行业进行规划引导,定期组织业务交流活动,增强协会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