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研讨+沉浸体验”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探讨新时代岭南疍民文化存续空间的拓展与传承。11月15日下午,第五届疍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东莞市沙田镇疍家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各地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探讨新时代岭南疍民文化存续空间的拓展与传承”为主题,通过深度学术研讨与沉浸式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共商疍民文化生态前景。省社科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省疍民文化研究会、东莞市沙田镇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有关疍民研究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岭南疍民文化存续空间的拓展与传承”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主题发言与四大专题研讨环节,为来自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多地的专家学者搭建了跨区域、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主题发言环节,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黄妙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教授符昌忠,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院长张朔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龚坚等四位专业学者围绕疍民音乐文化体系、语言资源保护、海南疍民研究综述、西江流域水文化内涵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从艺术、语言、历史、生态等多角度解析疍民文化的构成与价值。

专题研讨环节设置“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疍民族群认同”“疍民历史与变迁”“疍民文化开发与活化”“疍民民俗与区域文化”四大方向,学者们分别就疍民历史源流、族群认同、南海开发、文旅融合、非遗传承、婚俗演变、莞草技艺复兴等具体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结合“东莞沙田模式”“馆校共建”“咸水歌活态传承”等实践案例,共同探讨疍民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存续路径与创新方法,为推动岭南疍民文化的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方向。

活动现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与疍民文献特藏馆揭牌成立。此外,珠海市方志办向沙田镇捐赠了一批地方文献。
据介绍,正在筹建中的疍民文献特藏馆将以即将启动建设的沙田新图书馆为基地,系统收集全球范围内的疍民文献资源,涵盖古今学术著作、地方志书、民俗图录、口述史料等多元载体,构建涵盖历史、民俗、语言、社会等多维度的专题文献体系。该馆将面向学者与公众双向开放,既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撑,也为公众了解水上文化搭建窗口。
【知多D】
“生态为本,文化为脉”沙田镇持续丰富文化供给
记者获悉,沙田镇作为疍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依托天然水网环境与完整疍民文化资源,系统构建文化保护与发展体系。从先锋渔村、渔港码头到龙舟公园、穗丰年水道、立沙花园村史馆及疍家文化艺术中心等系列场所,串联起一条展现疍民生活变迁的文化链;而水上婚俗、咸水歌、疍家美食等传统习俗,为研究提供鲜活样本,也为游客带来深度体验。

今年以来,沙田镇持续丰富文化供给,成功推出“大沙田放歌”文艺精品诗歌系列鉴赏活动,举办2025端午诗会暨首届湾区诗歌音乐会,谋划制作《疍家风云》AI网络大电影,创作《䲞沙屿静》等特色精品,开展文化活动700多场次,为疍家文化的当代传承注入新活力。

同时,沙田积极推进文旅融合,通过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旅游产品,以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活力;持续塑造“疍家文化”IP,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建设疍民文献特藏馆等措施,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