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鲲鹏二号桥三号桥贯通开放
深圳特区报 2025-11-11 15:16:52

日前,深圳市山海连城鲲鹏径二号桥、三号桥建成开放,两座长200米的生态廊桥串联起银湖山郊野公园与红岗公园东西马岭,标志着罗湖“八园连通”计划取得关键性突破,深圳“山海连城”计划再添重要生态节点。桥面一侧是行人步道,另一侧保留灌丛等自然植被,形成“人在廊下走,兽在林中行”的长线绿带。

▲有了鲲鹏径二号桥,市民从银湖到红岗公园实现步行可达。

据介绍,红岗公园地处山海连城计划的山脊翠脉中部,是罗湖区“八园连通”重要节点,公园由东马岭和西马岭两个区域组成,北依清水河片区,南临笋岗片区,西接泥岗村,东连广深铁路。两座桥未建成前,银湖山郊野公园与红岗公园东、西马岭片区如同被切割开的“分裂孤岛”——玉平大道的车流、密集的市政设施,在三者间筑起了无形的“阻隔墙”。

鲲鹏径三号桥东西两端。

2024年,罗湖“八园连通”计划全面启动,通过打通生态断点、提升公园品质、改善慢行系统等方式,连通“银湖山公园-红岗公园-围岭公园-布心山公园-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人民公园-洪湖公园”等八个公园,打造63.6公里生态游憩网络,建设全市串通公园密度最高、串联口岸最多、联通深港最便捷的生态步道系统,惠及罗湖区70%人口。随着鲲鹏径二、三号桥的贯通,有效修复了因玉平大道、宝岗立交等城市道路系统造成的生态断点,罗湖区基本实现八园生态廊桥和绿道连通。

鲲鹏径三号桥东西两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鲲鹏径系列廊桥采用“小跳岛+长廊桥”创新结构设计。“小跳岛”即把红岗公园看成夹在银湖山、围岭山之间的一块“踏脚石”,提供中途停歇的斑块生境,“长廊桥”提供安全跨越城市的连续廊道,桥面设计充分考虑生态功能,设置生态隔离带,实现人群活动与自然生境分流。桥面植被模拟原生山林环境,8米宽覆土种植区选用本土植物品种,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形成连续的绿色廊道,为豹猫等本地野生动植物提供繁衍生息的生态路径。10月初,鲲鹏径三号桥合龙之际便迎来一位特别的“客人”——猕猴。

鲲鹏径系列廊桥是深圳市推动山海连城,构建连续完整生态安全格局的典型案例,对于保护和提高深圳中部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态廊道的贯通,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市民可体验“出家门口即可上山近水入园”的便捷生态服务,感受“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罗湖生态魅力。(记者 林清容)

深圳特区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