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学嘉年华|第四届东莞“小院士”活动启动报名!聚焦四大素养,培育科创后备人才
东莞+ 2025-11-09 22:50:48

近日,第四届东莞“小院士”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活动正式开启报名通道!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在成功举办三届的基础上,此次活动将为青少年搭建起链接前沿科技的高端成长平台,发掘并培育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未来创新人才。

活动自11月启动后,将持续至2026年4月,后续会为入选学生量身定制深造计划,让科创种子得到长期培育。

作为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的重点活动,本次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教育局联合指导,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协办,广东省肖小亮名教师工作室、广东省科技教育名师田德真工作室提供专业支撑。

聚焦四大素养选拔

活动面向全市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含职高)在校学生,聚焦数理思维、工程素养、信息素养、实践创新四大核心方向精准选拔。

其中,数理思维方向青睐数学奥林匹克、建模领域的佼佼者;工程素养方向看重物理竞赛或工程项目中的实践积累;信息素养方向聚焦信息学奥赛、编程设计特长生;实践创新方向则为拥有科创发明、创意设计或研究论文的青少年敞开大门。组委会特别提到,在相关竞赛中曾获佳绩的学员将在评选中获得优先考虑,确保发掘出基础扎实、潜力突出的科创苗子。

“三师制”深造计划

与单纯选拔类活动不同,本届“小院士”活动将选拔与培育深度融合,各环节设计层层递进。

报名结束后,组委会将先通过材料审核初选出100名学生,这些学生将于12月6日参与分组研讨选拔。数理、工程、信息三组将通过现场实战考核检验硬实力,实践创新组则以项目展示与答辩的形式展现创新成果。最终脱颖而出的32名“小院士培养对象”,将开启一段沉浸式科创培育之旅。

“小院士培养对象”将陆续参与探访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国之重器”开展研学,随后,学生们将聆听知名科学家主题报告,明确创新方向。核心培育阶段将采用“三师制”专属指导模式,由高校专家、活动中心教师与学校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带领学生开展数月的项目式研究,完成课题探索或作品打磨。2026年4月,学生们将在少年科学论坛汇报成果,最终在东莞“小院士峰会”上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全方位提升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往届活动中,东莞“小院士”接受专家学者的指导

报名通道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有意向的学生需在2025年11月28日(周五)前,登录报名平台www.kthdbm.com,按小学组、中学组完成注册,每名学生可填报2名指导教师。

活动咨询QQ群(837925974)

报名时需提交相关材料及3-5分钟素养展现视频,视频需采用MP4格式横屏拍摄,结合所选方向突出个人优势——实践创新方向要讲清作品创作故事,数理思维方向需拆解解题思路,工程素养方向应呈现项目优化过程,信息素养方向则通过屏幕共享讲解代码逻辑。

活动不仅为学生赋能,也将表彰教学骨干,为32名“小院士培养对象”的指导教师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入选学生将纳入“东莞市少年科学院”统一管理,优先参与后续高阶研修与各类科技活动。

“欢迎全市青少年科技爱好者踊跃参与,在科学探索中追逐梦想。”活动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愈发浓厚,为东莞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文字:记者 赵海霞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