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对口帮扶协作丨“反向飞地”带来“双向奔赴”!松山湖创新打造对口帮扶新模式
东莞+ 2025-11-07 16:53:08

继今年5月迎来8大优质项目签约入驻后,位于松山湖的东莞·揭阳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将再次迎来新进展——“莞揭优品”展厅和直播间即将正式落地。这是东莞·揭阳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反向飞地”实现“双向奔赴”的又一最新举措。

记者近日从位于松山湖的东莞·揭阳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获悉,这一直播平台将开辟产品销售直播电商新渠道,锦盛酱油、埔田竹笋、隆江猪脚等30多种揭阳特产将飞入东莞市民家。

作为粤东西北的典型代表,揭阳拥有众多独具风味的特色农产品,但产业多以传统加工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环节。很多产品虽承载着非遗技艺与乡土情怀,却因品牌认知度低、市场渠道有限,难以融入大湾区消费主流。

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东莞创新性地探索“反向飞地”模式——由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地区主动到发达地区设立“飞地”,推动珠三角的创新资源与粤东西北的产业基础双向赋能。

除了直播平台之外,在松山湖,“东莞·揭阳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调试着AI宠物医疗检测设备;270公里之外的揭阳莞揭科智园,生产该设备的中科牧玛生命科技公司已进入注册运营阶段;而在东莞的“莞揭优品”展销中心,揭阳产的酱油、竹笋、牛肉丸、卤鹅等农产品通过直播电商发往全国各地。

“研发在莞、转化在揭、销售融湾”的生动场景,是东莞与揭阳探索“反向飞地”模式、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的缩影,此举旨在构建起覆盖“前端研发、中端孵化、后端营销”的全生命周期“飞地矩阵”。

在东莞松山湖,莞揭创新中心成为科创“反向飞地”的核心载体。这里集聚了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50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整合了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人才与金融资源,他们与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暨南大学东莞研究院、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研究院等共建研发平台,为揭阳企业搭建起“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前端链条。

在中端孵化环节,莞揭创新中心化身“产业孵化器”,为揭阳企业提供政策辅导、融资对接、技术孵化等全链条服务。莞揭创新中心计划推动东莞80余家上市公司与揭阳100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结对,两地企业实现经验互通、产业对接。

在后端营销环节,“消费服务反向飞地”让揭阳特产加速“入莞融湾”。东莞设立的名优特产展销中心和电商基地,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络:线下计划在大湾区机场、高铁站布局30个展销厅,线上依托直播电商开辟新赛道。广东省鸣行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莞揭优品”项目,已推动揭阳竹笋、隆江猪脚等农产品直供东莞商超;美宜佳则将70多种揭阳农副产品接入全国3万多家便利店,设立“揭阳优品体验角”。 

如今,莞揭“反向飞地”的经验正加速推广。据统计,全省已建成“反向飞地”12个,集聚科研机构80余家,孵化项目150多个,带动产业投资超百亿元。

文字:资深记者 张华桥 图片:受访企业供图 编辑: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