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②|田心社区:庭院美了,经济旺了
东莞+ 2025-11-07 13:50:3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擘画蓝图,“百千万工程”的春风拂过南粤,在黄江镇田心社区催生出满径芳华。曾经杂草丛生的旧围屋角落,如今被藤蔓缠绕、繁花簇拥,成了拍照打卡的“小确幸”;振声公祠里,琅琅书声漫出雕花窗棂;百年古榕下,咖啡香混着清风飘远,游人三三两两围坐闲谈……走进聚龙围片区,碧水绕村、古榕垂荫,青绿田园风的彩绘农房错落在花丛间,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庭院“生金”,小空间撬动大效益

“您瞧这盆绿萝,叶片亮得能映出人影,是听振声公祠家风讲座换的;那盆多肉,胖乎乎的像小元宝,是帮社区清楼道赚积分兑的!”田心社区花卉超市里,居民李阿姨抱着刚兑换的绿植,眼角眉梢都堆着笑,话里话外满是骄傲。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摆满绿萝、多肉、月季,挤满换绿植居民的热闹超市,几年前还是一片“脏乱差”的老旧围屋——墙角堆着废纸箱,地面长着杂草,连路过的村民都忍不住绕着走。

“刚开始说要搞庭院美化,不少居民直摇头:‘又要花钱又费劲儿,图啥?’”社区妇联主席陈小霞回忆,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社区才琢磨出“花卉超市”这个巧点子。不用掏一分钱,只要参与志愿巡逻、家风宣讲、清扫巷道,就能攒下积分换绿植,一来二去,“美化家园”从社区的“硬要求”,变成了居民主动的“心头好”。

“庭院虽小,却是破解人居环境难题的‘金钥匙’。”田心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陈耀辉说,社区顺着“百千万工程”的指引,把庭院美化当成绿美生态建设的“重头戏”,领着居民在房前屋后“做文章”:围墙根种上三角梅,窗台摆上太阳花,闲置空地改种蔬菜果树,就连巷道墙面也画上了农耕、赏花的彩绘。如今,社区示范带的绿植覆盖率足足有70%,推窗见绿、出门遇花,成了田心居民的日常。

更让人惊喜的是,庭院“小美”还催出了“经济甜”。聚龙围那间爬满青苔的破旧瓦房,经“微改造”后变身“榕树下咖啡”——保留了老瓦檐、木梁架,又新开了几扇景观窗,古榕的枝叶、庭院的花香,透过窗户悄悄“溜”进屋里。

如今,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周末来喝咖啡的人排着队,原每月400元的租金也涨到了1000元,翻了一倍多。顺着这个思路,社区又用“村民出力、社区出资”的方式,办起了“庭院+茶舍”“庭院+小卖铺”,连中医药文创馆都在规划中,一股“绿美经济”的活力正慢慢升腾。

眼下,田心社区已经挂上了“东莞市美丽庭院典型社区”的牌子,2户靠庭院赚钱的“创富典型”、20户美得亮眼的“庭院典型”,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闲置的角落活了,社区的颜值高了,老百姓的口袋也悄悄鼓了。

环境焕新,引凤来栖促良性循环

作为全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田心社区把“环境改造”当成先手棋,一步步推动产业、风貌、民生“芝麻开花节节高”,而村民手里的“收租账”,就是最实在的见证。

“以前我家那间出租屋,每月600元都没人要,墙皮掉渣、楼道昏暗,租客来看一眼就走。”聚龙围的苏先生翻着手机里的收租记录,笑得合不拢嘴,“现在不一样了!社区里种满了花,路也修平了,相同的房子,月租涨到1000元还抢着租,不仅租得快,租客也安稳,再也不用月月找租客了。”

环境一好,连锁反应跟着来。如今的田心社区,出租房入住率几乎满了,小单间每月500-600元的租金,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首选;常住人口也从原来的3万多,涨到了4.2万,多出来的1.2万人,不仅让租房市场更热闹,也给社区带来了满满的人气。

人气聚起来,产业也活起来。这几年,田心社区的企业从630家增加到837家,电子、五金、文创等产业慢慢壮大,村组总资产也涨到了4.69亿元,股东们的分红一年比一年多。农贸市场更是热闹,年租金突破1100万元,周边商铺的租金翻了一番,连锁超市、品牌餐饮都抢着来开店,“资产变收益、产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让社区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一簇繁花、一方庭院,承载着乡村的风景,也延续着乡土的传承。黄江镇用庭院“小美”串起乡村“大美”,让生态的“绿意”变成发展的“金意”,不仅绘出了自己的乡村振兴图景,更为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交出了一份可看、可学、可复制的“黄江答卷”。

文字:甘劼伟 图片:黄江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