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域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精准治理城市“六乱”现象,全面提升城市文明交通形象,切实保障非机动车与行人的路权与安全,东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以下简称“东莞交警”)决定自11月3日起至2025年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向违规占用非机动车道、斑马线及黄方格停车的违法行为“亮剑”。
此次专项行动是东莞交警推进全域文明建设,回应市民关切的重要举措。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部分区域违规占道停车现象日益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正常通行,埋下交通安全隐患,也损害了城市的文明形象。为此,东莞交警决心以此次整治作为“小切口”,推动城市交通秩序实现“大提升”。
多部门联合执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东莞交警将联合城市管理部门,围绕商业街、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全面排查违停高发点位,建立重点整治清单,并通过设立隔离桩、拒止石等物理设施,从源头上阻止机动车驶入非机动车道和斑马线实施违停。同时,每周三定为全市统一行动日,组织执法力量开展高频次、滚动式巡查执法,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现场开展警示教育。

行动期间,东莞交警还将依托政务平台、交警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定期曝光典型违法行为,强化震慑效果。同时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提升市民守法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文明交通的浓厚氛围。
此外,东莞交警将运用 “线上监控+线下查处”的新型执法模式。该模式不仅限于路面的高频次、滚动式巡查,还将整合利用各类线上监控资源,对违停行为进行精准识别与快速响应,确保执法无盲区。
“劝”“罚”并举整治违停乱象

记者在东坑镇世纪广场、皇家公馆及政府周边等路段看到,交警和交通等部门执法人员对违停车辆放置违停宣传单,提醒车主按规定停车,同时传递文明停车、安全出行的理念,倡导大家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和公共环境。“乱停乱放不仅影响交通,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我们希望借助派发违停宣传单,让大家认识到规范停车的重要性,后续我们将对于违规停放车辆进行整治,严厉打击乱停乱放现象。”执法人员表示。
“下次我一定注意,把车停好。看到你们这么辛苦劝导,我们心里也清楚,以后会自觉遵守,一起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李女士说道。此外,对于现场存在违停行为的车主,执法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教育和引导。他们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车辆乱停放会导致的交通拥堵、紧急救援通道被堵塞等严重后果。以“教育为主,劝导先行”的方式,从源头上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在塘厦镇花园街天桥附近,记者看到尽管路边设有禁停标志,但仍有不少私家车“见缝插针”,将非机动车道当作“免费停车场”。有的车辆斜插着停在入口处,有的则并排停放,将原本可供两辆电动自行车并行的通道堵得只剩缝隙。
“我们骑电动自行车的,当然知道走机动车道危险,但你看这非机动车道被堵死了,不过去怎么办?总不能飞过去吧。”一位正在等待通行的电动自行车车主无奈地表示,这种状况他们时常遇到,感到既气愤又无助。
面对这些违法停放车辆,塘厦执勤交警果断采取措施,开具违法停车处罚告知单,予以罚款处理。

家住万江街道的李伯也深有感触:“这种行为就要重罚,为了自己方便搞得别人无路可走,让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消失,才是文明城市该有的样子。”市民的认可,正是东莞交警推动整治行动见行见效的最佳注脚。
以交通文明赋能全域创建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亮的底色;畅通,是广大市民最热切的期盼。当前正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的交通整治专项行动,是东莞交警推进全域文明建设中交通文明的重要举措。通过依法治理违规占道行为,不仅有效打通了城市交通的“微循环”,更在全社会强化了“规则意识”和“秩序精神”,为全域文明创建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自专项整治11月3日启动以来,东莞各镇街(园区)同步响应,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60余次,劝离违停车辆1.2万余辆,依法处罚2536起。
东莞交警部门表示,此次专项行动既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域文明创建、整治城市“六乱”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回应群众关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具体行动。行动已从单纯的交通管理升华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使文明出行成为彰显城市品质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