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1月4日,2025东莞市基础教育美育研讨活动《深耕美育实践·探索特色路径》在东莞中学洪梅学校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办,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协办,东莞水乡未来学校承办。
活动由东莞水乡未来学校副校长徐丰主持。东莞水乡未来学校校长孙军棵表示,“全面发展、美育见长”不仅是学校的办学定位,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学校将通过多元化美育实践,为东莞市基础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发展贡献力量。”

东莞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林勤致辞指出,美育是五育中最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形式,讲究百花齐放,关注感性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他强调,美育已从教育边缘走向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塑造完整人格的重要路径。以“美育见长”为特色的东莞水乡未来学校,将成为东莞市美育发展的重要平台。
活动现场,孙军棵向清华大学教授张夫也颁发聘书,聘请张教授为东莞水乡未来学校至美艺术学院专家顾问。

随后,张教授带来了题为《解析艺术与设计之美》的专题讲座。他以深厚的学养与开阔的视野,从“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等根本问题切入,系统阐述了审美能力的提升路径与审美批判的方法要义。他引导听众区分艺术美与现实美,解析了感性审美、理性审美、文化审美与创造性审美四个层次,并深入比较了艺术审美与设计审美的不同特征。整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育实际,为美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

东莞市基础教育领军人才、东莞水乡未来学校孙军棵校长以《东莞水乡未来学校美育实践的思考与规划》为题,从发展前景、美育解读、选择理由与实践构想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东莞水乡未来学校的美育实施路径。他在发言中特别提到,学校已于前期聘请了中国音乐学院林俊吉教授担任至美艺术学院顾问,正是学校构建高水平美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探索打破了传统美育的局限,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美育模式。

东莞外国语学校王柴慧老师分享了《传统人文·工笔魅力——高中美育模块课程之现代工笔人物画教学实践研究》。她从政策与现实问题出发,以“工”之精神、“笔”之魅力与“人物共鸣”为破局思路,详细介绍了“5441”教学框架与三维贯通教学体系,展现了传统画种与现代美育融合的创新活力。

东莞市“太阳之子”团队名师工作室则讲述了《“太阳之子”的专业成长之路》,分享音乐教育“无痕浸润·无界融合”的育人实践。从初心萌发到团队协作,再到砥砺前行。他们的成长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以艺术滋养生命、以坚持成就梦想的美育缩影。

活动在“太阳之子”团队充满感染力的歌声中圆满落幕。会后,参会教师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东莞外国语学校音乐科组长方筠老师表示:“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艺术教师,今日的活动让我再次审视美育的本质——它不止于技法,更在于引导学生读懂作品背后的文化与情感,让美学思想可感可及。”
洪梅镇音乐教研员黄金凤老师则认为,美育应从技能传授升华为思维培养,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与生活的联结,学会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美,“这是在为孩子的生命底色注入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