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江纵队纪念馆的玻璃展柜里,静静地躺着一把七九步枪。锈蚀爬满枪身,像岁月刻下的皱纹,隔着微凉的玻璃,仍能触到它历经炮火后的冰凉与粗糙。枪身上深浅不一的磨痕,是战火留下的伤疤,在静默中诉说着烽火岁月里的生死鏖战。
这把枪的主人是谁?或许,他是一位年轻的战士,只有十几岁。本该在学堂诵读诗文、在田埂追逐嬉闹的他,当祖国山河破碎、硝烟弥漫,毅然卸下稚嫩,将冰冷的步枪扛上肩头,让青春脊梁扛起了民族希望。凝视枪身,耳畔似响起急促的冲锋号,眼前如见子弹呼啸而过,在岩石上刻下深深弹孔。我望见战火中少年坚毅的眼眸,望见战士们满身伤痕却依旧挺拔的身影,他们攥紧步枪嘶吼“冲锋!冲锋!”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硝烟散尽时,幸存的战士踉跄着爬上山坡,高扬国旗,用尽最后气力呐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那声音穿越时空,震彻心扉。
同样的青春,截然不同的模样。我的十几岁,是解不开的数学难题、游戏屏幕上的胜负输赢,是被呵护的岁月静好;而他的十几岁,是如何握紧步枪瞄准敌人,是如何在枪林弹雨中守护同胞,是用青春赌明天的孤勇。我的未来繁花似锦、选择万千;他的未来却只有一条路——与祖国生死与共,用生命捍卫河山。
那一刻,革命先辈不再是历史书中遥远的名字,而是具象成了这柄步枪的主人,成了千千万万个热血少年。我追寻的不仅是先辈踏过的山川沟壑,更是他们融入血脉的信仰与勇气。如今,他们用生命守护的东莞,早已车水马龙、灯火璀璨,昔日烽火之地化作安居乐业的家园。
先辈的长征路是跨越枪林弹雨的生死征程,而我们的长征路,藏在每一次挑灯夜读的坚持里,藏在每一个岗位的履职尽责中,藏在社会需要时的挺身而出里。那柄七九步枪承载的东纵精神,早已化作不灭的火炬。我们必将带着这份信仰与力量,走好属于这代人的长征路,让这火炬在新时代征程上,燃烧得更加炽烈明亮。
作者:东莞市清溪联升小学六年级1班蒋埦楹;指导老师:黄淑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