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寮步镇河滨小学 王雨楚《重走之路,亦是传承之路》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1-03 14:42:47

遗忘中国历史,就相当于背叛祖国。走进烽火印记纪念馆,我第一眼就被一件打满补丁的军装吸引住了。讲解员老师说,这是曾生司令员穿过的军装!当年战士们物资匮乏,冬天只能穿着草鞋行军。墙上黑白色的照片里,几位小战士才十几岁就上战场打仗,在一场战斗中,他们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柔弱的小手臂扛着比自己还高的步枪,眼神坚定地望着远方。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自己平时练字嫌累、跑步嫌苦,脸颊顿时火辣辣的。​

最让我难忘的是“将军送郎上战场”的故事:一位叫李淑桓的妈妈,把六个儿子全部送去参加东江纵队,她说:“没有国,哪有家!”听到这里,好多同学都红了眼眶,我也偷偷攥紧拳头,心里默念:现在的和平,原来是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啊!​在百花洞战斗遗址山坡上,战壕的痕迹依然清晰。带队老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1941年这里的硝烟——战士们趴在泥水里阻击敌人,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忽然,围观人群中的一个六年级大姐姐指着崖壁下一丛野花说:“你们看!炮弹坑里长出了花!”真的,紫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摇晃,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永远充满希望。​

研学结束后,我发现红色记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家小区门口修自行车的赵爷爷,他的父亲就是东纵交通员;还有蜜雪冰城的姐姐,去年参加了“东纵战事青年宣讲团”。原来,传承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事——比如认真参加升旗仪式、主动帮助同学、珍惜每一粒粮食,这些都是对革命精神最好的致敬。​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东纵精神不是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藏在纪念馆的旧枪械里、战壕边的野花中,更在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里。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像先辈那样勇敢坚韧,努力学好本领,让红色基因在东莞这片土地上永远流淌。

作者:东莞市寮步镇河滨小学四年级3班王雨楚;指导老师:汤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