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东莞迎来第三个民营企业家日,《东莞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东莞聚焦区域内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报告,东莞市工商联专门组成课题组,面向全市民营企业发放问卷,实地走访调研上百家企业和商协会组织,并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大量数据和鲜活案例,全面呈现2022-2025年东莞民营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领域的履责成果,凸显其“经济增长主力军、科技创新主动力、就业创业主渠道”的担当,为制造业城市提供“东莞样本”。
环境责任:绿色转型成产业升级核心引擎
东莞民营企业以“双碳”战略为导向,从产业集群、管理体系到技术实践全方位推进绿色转型,成为绿美东莞建设的重要力量。
首先,绿色产业与制造体系持续壮大。截至2024年底,全市环保服务业企业超1800家,年产值近90亿元,固废处理、水污染防治两大核心领域营收占比达80%。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数量从2016年191家增至2024年2359家,8年增长超12倍。目前,我市累计创建4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及1个国家级“无废园区”典型案例。
其次,在资源利用与低碳实践中,企业创新举措频现。鼎泰高科、长城开发等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易事特2024年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减排34.18万吨二氧化碳;马可波罗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万吨。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达2318亿元,位居全省地市首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参保企业285家,保额突破14.02亿元,环境风险社会化分担机制日趋成熟。
此外,参与调研的企业中超一半企业设立了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纸业、纺织、食品、电力等高耗能行业普遍设立环保管理和研发部门。
社会责任:锚定国家战略践行民企担当
东莞民营企业将履责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在壮大自身规模的同时,积极保障就业、投身公益与乡村振兴,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
民营经济规模持续壮大是履责的坚实基础。截至2025年9月底,东莞现有经营主体192.36万户,实有民营主体数量达到185.52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44%。民营主体中私营企业总量已突破79.41万户,不仅创下历史新高,与2022年的67.48万户相比,更是实现了17.68%的大幅增长,让东莞稳坐全省民营企业数量第一的宝座,成为民营经济版图中当之无愧的“排头兵”。长安、南城、虎门等镇街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批发零售、制造、科研技术服务等行业构建多元产业生态。
创新与品牌建设成果显著。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呈“金字塔式”梯度分布,5%的企业以10%以上研发强度布局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全市有效注册商标65.02万件,每万户市场主体商标拥有量3495.82件,75%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部分企业已形成国际化品牌运营体系。
东莞民营企业创新动能澎湃,其背后是全市范围内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与雄厚的高质量企业梯队。截至2025年10月,东莞已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4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万家,高企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名;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000家,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1家,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全省第三。这一扎实的企业根基,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2010年以来,近2000家民营企业(商会组织)参与到“6·30”助力乡村振兴暨东莞慈善日活动中来,累计实施公益项目超过4300个,募集的慈善款物多达14.85亿元,受益群体220万人次。东莞市民营企业以慈善捐赠、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加“民营企业边疆行”、东西部协作、“百千万工程”等,深入新疆、西藏等地,以及贵州铜仁,广东韶关、揭阳等对口帮扶地区。“走出去”的东莞民营企业则通过捐资助学、援建公益设施、开展慈善活动等方式,积极回应当地社会需求,增进了与当地民众的情感联系,树立了负责任的东莞企业形象。
治理责任:合规与出海双轨提升治理效能
东莞民营企业以党建为引领、合规为底线,同时将治理能力延伸至海外,实现内部管理与国际化运营的协同提升。
广大民营企业注重将党建引领与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现代化有机结合,截至2024年底,东莞在境内上市的60余家民营企业,作为企业合规治理的标杆,已普遍建立了党组织,定期开展党建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例如,马可波罗、宏川集团等企业实现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
此外,东莞民营企业十分注重合规建设,大型民营企业普遍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内部风险管控机制常态化运转。例如,慕思集团、嘉荣集团等企业通过内审、风险委员会筑牢风控防线。
海外履责展现中国企业形象。东莞企业海外投资项目达496宗,覆盖越南、美国、泰国等国家,主要聚焦电子器件、机械设备等领域。55.17%的出海企业实施属地化经营,祥鑫科技、怡合达等企业通过本地化运营融入东道国。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带动8000人就业,新冠疫情捐赠1300万元防疫物资;拓斯达为东南亚客户建智能化工厂,输出中国智造经验。
报告指出,随着《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政策落地,东莞民营企业履责迎来新机遇。未来,东莞民营企业将进一步聚焦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共同富裕三大方向,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持续彰显“东莞民企”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