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智汇,翰墨薪传!东莞中小学书法教学研讨活动燃动厚街
东莞+ 2025-11-01 14:24:07

作为书法教育起步早、成效显著的城市,东莞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小学书法教学创新发展。10月31日,以“名师智汇,翰墨薪传”为主题的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书法教学研讨暨东莞市文艺名家谢洪涛书法工作室进校园活动,在厚街镇涌口小学热闹启幕。

这场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办、厚街镇涌口小学承办,市镇校三方及多个名家名师工作室联手打造的文化盛宴,汇聚了300多位书法教育领域的专家、名师与骨干,用笔墨书香为东莞校园美育注入新活力。

课例创新吸睛:

腊肠入课堂,笔墨有节奏

活动现场,两节别出心裁的书法课让在场教师眼前一亮。东莞市中小学书法教师代表石伟炫的《双钩摹韵:探秘颜鲁公的书法之美》,把古典“双钩”技法玩出了新花样——他将腊肠、烧鹅濑粉这些“莞味小吃”搬进课堂,让学生在勾勒颜体字迹轮廓时,联想家乡美食的饱满形态,直观感受颜体“方正雄浑”的筋骨。“原来颜体的厚重,和烧鹅濑粉的扎实口感是一个感觉!”课后有学生笑着分享自己的领悟。

东莞市中小学书法教师代表刘梦丹则打破艺术壁垒,在《听见笔墨的节奏:解码〈颜鲁公赠裴将军诗帖〉》课上,让笔墨与音乐“牵手”。她引导学生把书法线条的轻重缓急,比作乐曲的高低节拍,原本抽象的“奔放气韵”瞬间变得可感可知。这种跨学科玩法,不仅点燃了学生的兴趣,更让大家读懂了传统书法里的情感流动,厚植了文化认同。课后,常平镇刘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刘胜、寮步镇周上金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周上金等名师的专业点评,更让在场教师明晰了创新教学的发力点。

名家聚首论道:

从技法到美育,共探书法新路径

除了精彩课例与名师点评,现场的经验分享与专家讲座环节同样干货满满。东莞市竹溪中学教师张志毅带来学校“竹中印社”的建设故事,把书法与篆刻结合的特色教学经验倾囊相授。东莞市赖朝阳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赖朝阳结合东莞“翰墨飞扬”系列青少年书法大赛实践案例,从展赛视角剖析书法教学的变革方向,为教师们指点迷津。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慧平的专题讲座更是点睛之笔。他提出“从书法教育走向书法美育”的新理念,强调书法教学不能只练技法,更要扎根儒、道、释等中国独特文化传统,以审美培养为核心,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嘉豪则支招“高效学书”,破解“练字越久越好”的误区,主张以“准确临摹”打基础,从“无我”临摹迈向“有我”创作。

在“书法教育的东莞探索”主题沙龙上,吴慧平院长,东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市文艺名家工作室领衔人谢洪涛,东莞市教育局美术教研员詹逸然,赖朝阳名师等专家名师围绕分层教学、课程建设等热点各抒己见。“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笔墨中找到乐趣”“书法课可以多结合东莞本土文化”,热烈的讨论声中,东莞书法教育的发展蓝图愈发清晰。

墨香满校园:

成果展亮眼,传承在路上

活动现场的五大专题展览,堪称东莞书法教育的“成果秀”——谢洪涛文艺名家工作室作品展、“翰墨飞扬”东莞市青少年临书大赛作品展、厚街镇廉洁书画现场比赛作品展、竹中印社篆刻作品展、南城街道黄强名师工作室双钩作品展等,一幅幅作品或工整秀丽,或大气磅礴,既展现了师生的创作风采,也让在场者大饱眼福。活动伊始,谢洪涛向涌口小学惠赠专著等书籍与书法作品,涌口小学校长陈添辉代表全校师生接受了这份情意深厚的文化礼物,让这份文化传承的心意落地生根。

东莞市教育局美术教研员詹逸然用“三个突破”精要概括活动亮点:教学理念上推动传统书艺与现代美育深度融合,教学方法上运用双钩摹写、节奏解析等创新手段激活古老艺术的时代生机,教研模式上构建起名师引领、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新生态。谢洪涛主席则表示,这场活动是传承优秀书法文化的一次东莞行动,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更多学校深耕书法教学,让翰墨书香飘满校园。

据了解,依托此次活动搭建的交流平台,未来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与市书法家协会将联手开展书法教学竞赛与专题研讨,组织书法专业教师深入探索中小学书法教育规律,还计划举办东莞书法节等特色活动,持续推进书法教育创新发展。参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把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共同书写东莞书法教育的新篇章。

文字:记者 赵海霞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