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东莞市东城街道东泰中心市场门前热闹非凡。红色彩绸缓缓揭开,“五星级农贸市场”的牌匾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在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围观市民纷纷举起手机拍摄。
截至目前,东城街道已完成28家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任务,推动市场硬件设施与软件管理实现“双提升”,传统农贸市场设施陈旧、管理粗放的面貌得到根本扭转,取而代之的是环境优美、智慧便捷的现代消费空间。
“不仅要建‘五星市场’,更要让成果惠及更多市民群众。”东城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农贸市场在社会服务、民生保障、文化彰显及产业带动等方面的多元价值,不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和精细化服务质量,为东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仪式现场:“百千万工程”结出民生硕果
“这是东城落实‘百千万工程’、推进农贸市场升级的标志性成果!”东城街道党工委委员郭玮珉在仪式上的发言,让记者感受到这项工作的民生分量。
郭玮珉提到,东泰中心市场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是街道农贸市场提质的缩影。记者注意到,发言间隙,几位老年市民低声交流:“早盼着市场升级,以后买菜更舒心了。”
市场实景:从老菜场到现代消费空间
仪式结束后,记者走进东泰中心市场,第一感受是“亮、净、顺”。柔和的LED灯照亮每个摊位,防滑地砖不见水渍油污;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用绿色、红色、蓝色标识牌明确划分,购物动线如导航般清晰。在蔬菜摊前,市民梁女士边选菜边对记者说:“以前地上总黏糊糊的,现在干净得能光脚走,买完菜鞋底都不脏。”
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记者随后走访东城市场、石井市场发现,同样的明亮环境、规范管理随处可见——水产区加装防溅挡板,肉类摊配备低温保鲜柜,甚至每个通道都设有休息长椅。摊主陈师傅笑着说:“环境好了,我们做生意舒心,顾客也来得更勤了。”
攻坚措施:三项行动筑牢“五星”基础
为何能实现全域焕新?记者从东城街道了解到,在完成28家农贸市场改造后,街道启动新一轮提质攻坚,靠三项措施打牢基础:
联动整治破难题。多部门联合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整治+线索移送”,记者在市场管理办公室看到,巡查记录表上详细记录着每日卫生、秩序检查情况,“以前车辆乱停、垃圾乱堆,现在闭环管理后,问题当天就能解决。”管理人员说。
标准机制保长效。针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制定操作指南。街道还通过专题培训,让摊主都清楚“该怎么做、要做到啥标准”。
便民设施暖民心。东泰中心市场外,新建的立体停车设施已投入使用,168个机械车位缓解“停车难”。主山市场增设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点前,几位市民正有序充电。记者注意到,市场周边道路也重新划了标线,行人、车辆通行更顺畅。
目前,攻坚行动已见实效。东泰中心市场跻身全市首批五星级农贸市场,东城市场、石井市场、下桥德林市场、余屋市场均已提交五星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