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展育人场域,厚街镇新塘小学积极探索实践“每周半天校外(特色)活动”,针对各学段设计不同主题内容,将课堂延伸至社区、企业、文化场馆,让学生在行走实践中读懂家乡、探索科学、传承文脉,深化对乡土的认知与情感。

三四年级:走读乡土,感受奋斗精神
10月16日,304班学生率先开启以“触摸乡土根脉,发扬奋斗精神”为主题的校外实践,在老师、家长及社区志愿者陪同下,走访新塘学校旧校址、新塘村村史馆与社区图书馆三个站点。
在旧校址,学生们通过老师讲解了解校舍历史,感受物质匮乏年代的求学不易,理解 “艰苦奋斗” 的内涵;走进村史馆,老物件与历史故事让“家乡”从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学生们在了解本土风俗与杰出人物的过程中,增强归属感与自豪感;最后在社区图书馆,学生们结合此前见闻静心阅读,将乡土记忆与书本知识相连接,体会 “传承过去、创造未来” 的意义。
学校表示,此类“行走的思政课”将持续覆盖三四年级其他班级,让学生在扎根家乡的实践中养成探索与实践的学习品质。

五年级:探秘稻米,科技与粮食教育结合
10月17日,505班学生走进太粮米饭探知馆,开展“科技‘育’见一粒米”主题研学,开启一场“从稻谷到米饭”的探索之旅。
活动从3.1米高的米雕展开,学生们通过宣传片与复原场景了解稻谷起源与传统农耕工艺,再沿“生产长廊”“质检通道”观察现代化稻米加工流程,直观感受农业科技的力量。随后的手工砻谷体验中,学生们亲手操作传统工具,将稻谷脱壳后制作“稻米进化瓶”,清晰看到稻谷到精白米的蜕变;知识问答环节后,不少学生还获赠稻种,计划在家中培育观察。
在厨房DIY环节,学生们亲手制作饭团,在动手过程中真切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此次校企联动实践,也拉开了五年级系列研学的序幕,后续班级将分批参与同类活动。

六年级:解码家乡,项目式学习传承文脉
10月17日,六年级以“解码家乡印记,传承新塘文脉”为主题,启动项目式校外实践,首支“文脉探源组”走进道南书院、新塘幼儿园与新塘学校旧址(含村史馆)。
在道南书院,学生们聆听先辈苦读典故,化身“小小工程师”用尺子丈量建筑尺寸,将数学知识用于实际;偶遇曾在此就读的老奶奶,听其讲述过往读书时光,感受新塘“读书基因”的传承;途经新塘幼儿园时,学生们重温儿时记忆,体会教育起点的温馨;在旧校址村史馆,学生们围绕老物件提问,了解莞草编织等非遗技艺,感受文化与时代发展的融合,部分学生还在图书馆合作编撰《新塘教育记忆档案》。
据介绍,六年级实践共设四条线路,除“文脉探源组”外,后续还将有“社区服务解码组”绘制社区服务地图、“风味溯源组”探寻本土美食文化、“绿美守望组” 为风山公园优化提建议,通过多维度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传承本土文脉。

新塘小学丰富的校外实践活动,既分学段贴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是一堂生动的“扎根家乡文化”思政课,学生们观察、丈量、记录感知新塘“崇文重教”基因。这种打破课堂边界的学习模式,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成长,也为学校后续持续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丰富的育人场景深化“五育融合”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