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长卷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闪耀着不屈与英勇的光芒。
位于华南的广东东莞,就曾见证过一场以弱胜强、以智取胜的战斗——百花洞战斗。百花洞位于广东东莞的大岭山镇,因洞口常年盛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故取名“百花洞”。当年的百花洞现如今已经被高楼和公园代替,一片山清水秀、宁静祥和。但在八十多年前,这里却是东江纵队抗击日寇的重要战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曾生同志率领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以大岭山为根据地,积极开展敌后游击作战。这支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深得百姓拥护,是东江纵队一支重要力量。
1941年6月的一天晚上,曾生收到了一条紧急情报!原来,狡猾的日军正秘密谋划着,准备对大岭山的东纵据点来一次彻底围剿,一举消灭东江纵队主力!曾生看过情报,先是一愣,马上做出反应:“第三大队,马上进入备战状态!”战士们连夜动员,他们如同黑夜行者,迅速进入预设阵地,依托百花洞的复杂地形隐蔽待敌。他们装备虽远不及日军精锐,却有着必胜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决心。更令人动容的是,百花洞及周边村庄的百姓也自发行动起来。他们手持锄头、镰刀、禾叉等农具,甚至厨房里的菜刀、铁锅,纷纷加入战斗。这些平日默默耕作的农民,在民族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与游击队并肩作战,构筑起一道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
战斗打响了!枪声、炮声、喊杀声、日军的哭嚎声和军民齐心协力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最终,在军民的共同奋战下,日军遭到沉重打击,狼狈溃退。百花洞战斗以我军极小代价取得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华南抗战的士气。
如今,当我走进位于大岭山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凝视着那些锈迹斑斑的土炮、简陋的机枪和磨破了底的土布鞋,仿佛仍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它们沉默却有力,向我们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追寻东纵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愿我们珍惜和平,不忘初心!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愿我心爱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繁荣昌盛!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九小学六年级1班黄云峰;指导老师:吴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