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南城第一初级中学 朱奕鑫《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墙》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30 16:56:18

“青山处处埋忠骨,绿水悠悠念英魂。”当我踏上“重走东纵路”的征程,这句诗便一直在心头萦绕。东江纵队战士们跋山涉水、不畏艰险的身影,如同一幅浸染着血与火的壮丽画卷,在我脑海中徐徐展开。

眼前这条蜿蜒如蛇的山路,在八十年的风雨洗礼中,依然保持着最初的轮廓。我俯身捧起一抔黄土,指尖传来的温热仿佛还留存着先辈的体温。山风掠过,林涛阵阵,那沙沙作响的树叶声,恍惚间化作东江纵队整齐有力的踏步声。我仿佛看见——他们背负着沉重的行囊,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军装,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虽写满疲惫,眼神却如磐石般坚定。就是在这样的山岭间,他们与敌人周旋搏杀,用血肉之躯为百姓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墙。

走进东纵纪念馆,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展柜中的每一件文物,都像一把钥匙,开启着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那些锈迹斑斑的刺刀,刀刃上的每一处缺口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惨烈搏杀;那些泛黄的照片里,战士们坚毅的目光穿越时空,依然能直抵人心。特别是一面布满弹孔的红旗,虽然褪色,但那抹红依然灼灼如火,仿佛在告诉每一个瞻仰者:纵使身陷重围,他们也从未放弃过信仰。

在影像展区,当黑白纪录片开始播放,我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画面中那些扛着比人还高的步枪的“红小鬼”,明明还是该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年纪,却毅然踏上了烽火征程。没有谁强迫他们,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条最艰难的路。更让人动容的是,即便在最艰苦的环境里,他们依然保持着昂扬的斗志——行军途中互相搀扶,宿营时围坐学习,面对敌人时视死如归。其中一个镜头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里:一个负伤的小战士在转移途中,仍紧紧攥着一本《识字课本》,那被鲜血染红的书页,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诠释什么是信念。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东江纵队的精神,何尝不是长征精神在南粤大地的延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肩负的不仅是先辈的期望,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在和平年代,我们无需再以身躯筑城墙,但我们要用知识构筑新时代的精神长城。我们在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东纵精神。

这座用信仰铸就的城墙,从未在时光中褪色。它从历史中走来,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中,必将延伸到更远的未来。当我们每个人的奋斗汇聚成河,必将让这座精神城墙永远巍然屹立,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岁月静好、山河无恙。

作者:东莞市南城第一初级中学初一14班朱奕鑫;指导老师:梁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