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林仰孝:绘就洪梅“多彩农业”新画卷
东莞+ 2025-10-29 17:20:01

在洪梅镇的田间地头,人们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不是在查看秧苗长势,就是在与农户倾心交流。这正是洪梅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林仰孝。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干部,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服务“三农”的点点滴滴,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扎根一线解民忧,农技服务暖民心

“农业技术服务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需求,要主动走到田间地头找问题。”这是林仰孝常挂嘴边的话。作为党员干部,他积极推动农业科技特派员下沉服务,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对接、高效落地。

年初开耕,洪梅镇组织涉农需求座谈会,林仰孝认真记录农户反映的红火蚁防控、田间管理、品种选择等难题,并逐一现场解答。针对农户获取技术渠道单一的问题,他指导农企使用“农友圈”平台,让线上技术服务触手可及。

春耕期间,乌沙村遭遇严重咸潮,咸度高达3.9‰,水稻出苗困难。林仰孝第一时间带领特派员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调研,组织加强咸水监测,联系优质抗咸秧苗,并指导农户选换“珍桂矮1号”等抗咸品种。通过他的统筹协调,线上农技服务群实时发布应对措施,线下特派员分组指导,最终300亩抗咸水稻顺利抢播。无人机撒播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提高了效率,稳住了农户的“粮袋子”。

为筑牢农业安全防线,林仰孝还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划分监管片区,明确网格员职责,实现种养殖主体全覆盖。上半年,全镇完成115批次农产品抽检,结果全部合格。在动物防疫方面,他组织春季大防、防疫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全方位守护畜禽养殖安全。

统筹布局谋发展,多彩农业绘新篇

洪梅镇紧邻珠江口,气候宜人、四季常青,盛产水稻、香蕉、甘蔗和优质鱼虾蟹,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洪梅农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出特色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林仰孝主动担当,牵头谋划“五色协同”立体农业体系,推动农业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发展转型。

初秋时节,金色水乡稻田公园内新绿铺展,秧苗挺立,生机盎然。作为水乡经济区首个连片稻田试点,洪梅镇持续深耕,严守耕地红线,深化土地整治,助力乡村振兴。林仰孝积极推进智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无人机插秧、变量施肥等技术,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控。上半年,全镇完成春播粮食种植2082.5亩,提前完成市下达目标,粮食安全根基不断夯实。

枣红糯(禾胎草)种植技艺源于东莞水乡,已有数百年历史。洪梅镇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为枣红糯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林仰孝积极推进“种业芯片”计划,组织团队持续开展枣红糯提纯复壮试验,今年上半年免费向农户派发良种50多斤,推广种植130多亩。他还参与《枣红糯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全程跟踪草案修改与意见征求,为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在他的推动下,枣红糯种植技艺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绿色农业建设中,他构思与金色水乡稻田公园二期建设相结合,带领农技技术骨干对接市农科中心,计划从无土栽培技术引进到航天蔬果品种筛选,从智慧系统配套到科普体验区规划,致力打造智慧生态种植样板,推进金色水乡稻田公园二期绿色蔬菜种植展厅建设。

蓝色农业与白色农业的落地同样离不开林仰孝的统筹推动。他积极协调资源,配合引进澳洲淡水龙虾养殖项目,推动建成220亩养殖基地;白鳝产业项目也正在落地中。

从助农增收的“服务员”到产业发展的“领航员”,林仰孝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用脚步丈量田埂,用汗水浇灌希望,以统筹牵头的责任担当,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为洪梅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文字:刘维佳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