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旗焕新 顶峰相见——一座城市公园的民生答卷与文化新生
东莞+-东城视窗 2025-10-20 10:20:35

■御峰平台

■旗峰广场

■香遇走廊立体停车场

■虎英公园活力广场

午后的阳光穿过黄旗山的树林,在“御峰莞”的露台上投下斑驳光影。刚登顶的市民李哲捧着非遗纹样咖啡杯,望着山腰那盏崭新的朱红灯笼感慨:“30分钟登顶看城景,中途还能喝杯咖啡,这才是东莞的周末模样。”

今年国庆、中秋前后,这座承载着东莞人集体记忆的黄旗山城市公园,正以 “灯笼焕彩、业态焕新、交通焕畅” 的三重面貌,书写着城市生态升级的民生答卷。

地标焕新

廿载灯笼的光影新生

“快看!灯笼亮起来了!”10月13日傍晚,随着暮色浸染旗峰山脉,山腰处的黄旗灯笼骤然亮起,暖金色的光晕透过崭新的灯罩洒向山林,引来登山步道上的人群齐声赞叹。这盏陪伴东莞人20年的城市地标,在历经专业和细心的维修加固后,于今年9月初完成 “逆龄生长”。

“修灯笼不只是修建筑,是守护东莞人的精神原乡。”据记者了解,经过长年风吹日晒,灯笼的钢结构锈蚀,密封胶老化导致雨天渗水。此次焕新采用专业的除锈技术处理承重构件,更换的密封胶可耐受东莞高温高湿气候,外立面也进行了专业和彻底的清洗。

白天远眺,灯笼在苍翠山峦间愈发明艳;夜幕降临,经过柔光处理的LED光源取代了老式灯,“以前灯光刺眼,现在站在山顶看,像悬在城市上空的月光球。”土生土长的东莞人陈姨说。

灯笼脚下的平台同步完成改造,新铺的防滑花岗岩与山体肌理相融。作为东莞“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的核心生态节点,这里既是地理坐标,更是文化图腾。

业态融合

山水间的消费新场景

沿着灯笼平台逐级而下,改造前闲置的旧办公楼已变身“御峰莞”休闲空间。木质展架上,印着黄旗灯笼纹样的剪纸书签、刻有“旗峰揽胜”字样的茶具错落摆放,这些文创产品均出自东莞非遗传承人之手。

这场“文旅+商业”的变革覆盖公园三大核心区域。正门长廊的“XTOY”潮玩店里,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正对着东莞地标系列盲盒拍照;“鑫源厚选”手信店的玻璃柜里,荔枝味腊肠、龙眼酥等莞味特产琳琅满目;蟠龙岗驿站的“醒莞咖啡”则保留了原有古建梁架,青砖黛瓦与现代咖啡设备碰撞出独特韵味。

“以前爬山只能带瓶装水,现在下山能吃份轻食,给孩子买个玩具,体验感完全不一样。”带着双胞胎儿子出游的市民王阿姨笑着说,如今周末孩子主动喊着要来公园。

国庆期间启动的 “山水灵感,黄旗焕新”主题活动更点燃消费热情。集章寻宝活动吸引逾万人次参与,“1分钱秒杀”的文创钥匙扣上线即售罄,国潮演奏、星河高跷秀等演艺活动让公园日均客流量突破3万人。

这背后是2600余万元财政资金的精准投入,通过空间优化、功能升级、景观融合三大策略,盘活了数千平方米空置物业,引入20多个特色品牌,构建起“登山—休憩—消费—体验”的完整链条。

交通升级

破解停车难的民生答卷

全新的黄旗广场停车场,步行3分钟就到正门。这个依托黄旗山4号桥工程建成的停车场,有800个车位。而在黄旗城市公园的香遇走廊,同样新建了一处现代化的停车楼,拥有300个车位。让人期待的是,这个停车场未来还将引入商业项目,打造成“停车+配套+体育运动”的特色综合体。

这两处新增停车场,是东城街道破解“停车难”的关键落子。

黄旗广场坐落于东莞大道与旗峰路交会处,紧邻地铁2号线旗峰公园站A出口,是东莞中心城区“两轴三片区”规划中的关键节点,主要包含旗峰路人行桥和东城中路人行桥两座钢结构景观天桥。接下来,东城街道将以黄旗山生态资源为依托,构建集交通疏导、生态体验、休闲观景于一体的立体慢行网络,打造兼具通行与观景功能的城市地标。

交通改善的触角延伸至公园内部。从正门到御峰平台的山路全部翻新,拓宽的青石板路可供双人并行,新建的景观桥横跨溪流,原先淤积的水体经生态净化后,锦鲤在其间游弋。

市井回响

藏在细节里的幸福感

“喷泉又变花样啦!”正门口的音乐喷泉前,4岁的乐乐追着起落的水花奔跑,母亲林女士举着手机拍摄。这套新增的喷泉系统能随着乐曲变幻出不同的水型,夜晚搭配灯光秀,更是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以前带娃来只能爬山,现在能看喷泉、玩非遗、吃冰激凌,待一整天都不闷。”林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

在今年“双节”期间,面积约800平方米的黄旗广场音乐喷泉绚丽登场,通过巧妙布局灯光和水型,借助程序控制,将“水、光、声、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不同的造型。各色水柱随着音乐节奏舞动,时而万马奔腾,气势磅礴;时而温婉细腻,细雨绵绵。现代科技与艺术美学完美融合的音乐喷泉,与周边的绿化景观、高楼大厦相互映衬,不仅让观赏者感到身心愉悦,更提升了整个市中心的城市气质。

而在虎英公园活力广场,这里的升级改造同样别具匠心。10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全新的青灰色地板砖与两侧洁白的护墙交相辉映,拾级而上,是一个圆形喷泉,再往里就是上千平方米的宽阔广场。广场两侧,碧绿的草坪,生机盎然。经过细心的设计,将广场与自然水体、飞鸟栖息环境巧妙融合,打造出更具生态美感的景观。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和家人朋友相约,前来此处拥抱自然,享受惬意假期。

今年“双节”期间,虎英公园活力广场恢复开放。由东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东城街道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东城街道妇女联合会、东城文化服务中心主办,东莞市文化馆东城分馆、东城街道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队承办,黄旗山城市公园协办的中秋文化活动在虎英公园活力广场举行,为广大市民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黄旗山城市公园的变化,藏着东莞的温度。这里的探索将为 “20分钟公园生活圈” 建设提供范本。当白天最后一缕阳光掠过焕新的灯笼,山间的咖啡香与市民的笑语交织在一起,这座城市公园的新生故事,才刚刚开篇。

 

 

文字:记者 张喜林 图片:东城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