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职业的N种可能:海逸外国语学校校园模拟职业博览会举办
东莞+ 2025-10-28 10:32:59

网络安全展位前排起咨询的长队,律师代表与学生畅谈法治精神……10月26日,东莞市海逸外国语学校以“规划人生蓝图,体验职业未来”为主题的校园模拟职业博览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智能制造、文化创意、新媒体、无人机、元宇宙等六大领域的53家企业,为高一学生搭建了一个探索职业方向、启迪未来梦想的实践平台。

“职业博览会是学校生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海逸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吕慧芬表示,“本次活动与接下来的选科指导、未来的大学专业选择及长远的职业发展紧密连接,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接触中理解岗位需求、能力结构与学科背景之间的联系,从而为选科决策提供扎实依据,而非盲目选择。”

梦想启航:学子与未来深度对话

“学科成绩只是评价体系的一个维度,我们更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被认可。”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李远龙表示,学校秉持“全人教育”理念,依托“五大学院”文化建设,厘清3+1+2选科,锚定大学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让每一个海逸高中学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

博览会现场,学生们穿梭于各展位之间,与行业代表积极交流。高一14班的刘家赫在康复训练领域找到了方向:“运动员最怕的不是少练几天,而是伤病困扰。我希望将来能运用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科学的训练支持和伤病防护。”这份对体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坚定了他投身运动康复的梦想。

来自江西宜春万载县的高二7班学生黎子豪,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振兴。“我的家乡素有‘百合之乡’与‘烟花之乡’的美誉,但因外界认识有限,优质产品难以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他立志扎根基层,搭建家乡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我愿运用所学知识,带动乡亲们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在非遗修复展位前,高一13班的陈虹达表达了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历史知识能帮助我理解文物的时代背景,让修复工作不再是主观判断,而是还原其历史原貌。”他将学科知识与职业理想完美结合,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与担当。

高一11班的金董心则选择了网络安全作为奋斗方向。“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而数学正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基础,我们理科生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他已初步规划了发展路径:不仅要深耕技术研发,还要积极推动网络安全知识普及。

深度互动:在实践中锤炼素养

活动现场,企业代表不仅组织模拟面试,还围绕行业特点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一位律师代表分享道:“法律工作者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广博的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更不可缺少内心的正义感。”这类互动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选择不仅是兴趣的驱动,更是学科能力、身体素质与价值观念的综合考量。

虚拟岗位展区由专业教师负责讲解,系统介绍各类新兴领域的发展动态。这一设计既拓宽了学生的职业视野,也体现了“内外兼修”的成长理念——职业发展既需要外在实践的积累,也离不开内在认知的深化。

教育前瞻:产教融合锚定未来

“高校强调产教融合,而高中阶段的职业启蒙更具基础性意义。”伊顿集团生涯规划及升学总监陈诗敏指出,职业博览会旨在打破校园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壁垒,让学生提前感知产业趋势与能力要求。这种“前置探索”通过早规划、早体验,帮助学生构建更具弹性与前瞻性的成长路径。

据悉,本次活动首次引入家长企业招募机制,并设置了留影区、兑奖处与采访区等互动环节,增强了参与感与仪式感。学生可通过offer贴纸兑换奖品,并参与即兴采访,进一步提升表达能力与反思意识。

金秋是积蓄力量、播种希望的季节。海逸外国语学校以职业博览会为切入点,推动生涯教育系统化创新,在“五育并举”的育人土壤中,助力每一位学子找寻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向。正如学生所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教育真正回归人的全面发展,未来必将硕果满枝。

文字:记者 赵浛锐 图片:记者 陈栋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