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 邢钰曦《太奶奶与我绣出的祖国故事》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7 15:37:50

奶奶家的老木屋,像藏满时光的宝盒,装着我和祖国的故事。

木屋斑驳的墙上,挂着幅泛着黄调的刺绣——太奶奶年轻时绣的“连年有余”。红鲤鱼鳞片裹着细闪的金线,水草绿线里缠了几缕银线,晴天晒着阳光,会漫出软软的光。奶奶总摩挲着绣布边说:“当年这丝线金贵,是公社给劳动模范的奖,全村就你太奶奶有。她宝贝得锁了半载木箱,绣时针脚比米粒还细,耗了整整三个月才绣完这尾红鲤。”

去年暑假,我闹着跟奶奶学刺绣。她从樟木抽屉摸出亮闪闪的针线盒,掀开盖儿,红如榴花、蓝似晴空的丝线滚了满盒,比雨后彩虹还鲜活。“现在多省心,手机点两下,苏杭的绣线、内蒙的绒线,三两天就上门,哪像你太奶奶那时,攒半年工分才换得半卷线。”奶奶递来金属穿针器,“咔嗒”一声,天蓝色的线就穿进针孔——比太奶奶当年咬线尖、眯眼穿针轻巧百倍。

绣五角星尖角时,我的手总打颤,线歪得像小蛇。奶奶点开刺绣教程,屏幕里老师指尖翻飞,把绕线弧度拆解得明明白白。我盯着针脚,捏紧绣绷慢慢扎,指尖被戳了两回,终于把五颗星星绣得端端正正。

如今,我的小五星红旗和太奶奶的“连年有余”挨在木屋墙上。老金线裹着过去的故事,新蓝线闪着现在的光。奶奶说这墙是祖国的缩影,一代代人绣出了好日子。摸着自己绣的五角星,我心里发烫——这面红旗,载着祖国的文化,也载着我们和祖国的故事。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 六年级 4班 邢钰曦;指导老师:张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