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开学,妈妈当了我一天的课外实践老师。她带领我们班和隔壁班约100名师生来到东莞市南城元美公园开展“2025年春季红色印记童心向党”校外红色研学活动。她从介绍国旗、党旗的由来起,循着党史线索,带我们停在东江纵队抗日小英雄黄友烈士的雕像前。我们席地而坐,我抬头见雕像中的黄友右手持枪,左手撑腰,立于硝烟中,眼神坚定无畏。妈妈告诉我们,这位东莞凤岗的少年英雄牺牲时,比我们矮半头。
“那时候日军占领了广九铁路,黄友哥哥的部队就在咱们脚下这片土地打游击。”妈妈爱把历史融入生活。六岁上小学时,为了丰富我的课外知识,助我写作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她曾带我到东莞展览馆,在《千年莞邑制造名城活力之都——东莞城市发展之路》展览区,指着泛黄的战报说:“你瞧,1944年黄友带着‘小鬼班’在老虎山阻击日军,子弹打光了,他就把文件埋进泥里,砸断自己的枪,宁死也不让武器落到敌人手里。”
我望着雕像底座上“抗日英雄”四个鎏金大字,想起上周因一道数学题一直做不出来躲在房间哭的场景。妈妈轻轻推开房门,手里端着一杯暖水:“当年黄友被刺刀扎穿大腿还能缴获三八式步枪,你现在流的眼泪,是成长的养分啊。”“这些战士们用生命守护的铁路,如今变成了广深港高铁。”
妈妈的话语如同春风,在我心中激起了波澜。她接着说:“你们看,以前这里是战火纷飞,战士们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现在,这条曾经被侵略者觊觎的铁路,成了连接内地与香港的重要交通枢纽,每天无数列车穿梭其中,带动经济飞速发展。”
我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望去,仿佛看到广深港高铁上那风驰电掣的列车,也看到当年黄友烈士和战友们在此殊死搏斗的场景。他们用身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妈妈突然问我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东莞能成为世界工厂吗?”我们都用自己的理解抢着回答,她听完后顿了一下继续娓娓道来:“因为当年东江纵队在海上和日军没日没夜、斗智斗勇周旋,才有今天咱们的海港每天吞吐着七百多万标箱货物,这份底气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走出公园时,我回头望向黄友的雕像。他保持着冲锋的姿势,仿佛叮嘱每个路过的少年:这片用热血浇灌的土地,需要新的守护者继续前行。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中心小学四年级5班王彦恒;指导老师:余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