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上级虫媒传染病防控要求,依托周三无作业日的实践契机,结合“小手拉大手”理念,道滘镇济川小学以“防蚊灭蚊 共享健康”为主题开展科探活动,将防蚊知识转化为亲子实践、社区行动,全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覆盖一个社区”的目标。现在,一起来走进这场“知蚊、防蚊、灭蚊”的精彩之旅吧!
科普课堂开讲,解锁“人蚊智斗”新姿势
为让实践不盲目,济川小学从“知识打底”开始,邀请专家进校园,用生动课堂帮学生从“怕蚊”变“懂蚊”!
该校邀请道滘镇卫健医生刘慧婷带来防蚊讲座,通过图文展示、趣味讲解,让孩子们清楚蚊虫危害与预防要点。讲座后还举行灭蚊项目启动仪式,把卫生知识直接转化为行动意识,守护大家的健康成长环境。
讲座中,学校科学副校长高秀玲教授揭秘蚊子“超能力”。分两场开讲“人蚊智斗”——从蚊子的结构,到母蚊吸血的真相,再到防蚊神器的用法,满满干货让学生听得入迷,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
该校各班还开展“探蚊”科学课衔接实践,利用科学课打造“观察+疑问+衔接”课堂,教学生认蚊子生命周期、辨孳生地,还特别引导:“课堂上发现的积水知识,周末要和爸妈一起用起来哦!”提前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服务实践的认知,为后续行动打牢基础。
任务清单来打卡,无作业日变实践日
为让防蚊行动落地,该校还定制了“防蚊小卫士任务清单”,分必做任务和选做挑战,周三无作业日里,学生们拉着家长一起闯关,忙得不亦乐乎!
其中“必做任务”是夯实家庭防蚊“第一道防线”!包括三点,一是“清理积水,让蚊子无处安家”,亲子对照清单里的《伊蚊孳生地清理手册》,逐一检查家里的花盆托盘、水培容器、空调冷凝水、排水槽,把积水彻底清空。二是“自制家庭防蚊液”,用一次性碗、啤酒、白醋、白糖、洗洁精,按照清单步骤搅拌均匀。简单易操作的配方,让孩子亲手制作家庭防蚊神器,放在蚊子易出没的角落,成就感满满。三是“诱蚊观察实验”,高年级同学用诱蚊诱卵器、滤纸开展科学实验,每天定时观察记录。
而“选做挑战”则是从家庭走向社区,当防蚊宣传员。包括四个部分,其中“蚊子天敌调查”是把学生们组成小分队,对青蛙、蜻蜓等蚊子天敌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记录,通过实际走访和数据收集,了解蚊子天敌在社区的存在状况,为后续的防蚊宣传提供更丰富的素材。二是通过“手绘、电子海报”趣宣传,学生们发挥创意,用AI设计电子小报、手绘彩色海报,把清理积水、登革热预防等知识画出来、写清楚,有的同学还主动把海报送到小区老弱病残家庭,耐心讲解防蚊要点,让防控不留死角。三是“防蚊宣传演讲”,部分学生勇敢走上舞台,开展防蚊宣传演讲,他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普及蚊虫传播疾病的危害、防蚊灭蚊的有效方法等知识。四是开展“防蚊好问题”活动,学生们围绕防蚊主题,提出一个个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这不仅展现了他们对防蚊知识的深入探究,还激发了更多人对于防蚊灭蚊的思考。
通过此次亲子科探行动,全校各个家庭清理积水、自制防蚊液,家长防蚊意识明显提升。活动后,该校孩子们能准确说出伊蚊孳生条件、区分伊蚊与家蚊,还能列举3种以上家庭防蚊方法。学生的海报宣传让防蚊灭蚊成为社区共识,家校社协同防控的氛围愈发浓厚。
未来,济川小学将继续以周三无作业日为契机,深化“科普+课程+实践”的融合模式,推动“小手拉大手”防蚊活动常态化,为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贡献济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