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清溪镇第三小学 赖郑懿《重走东纵路,红色种子心中藏》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4 16:51:1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课本里的英雄故事总让我心潮澎湃,直到参加东莞 “重走东纵路”红色研学活动,我才真正踏上了这片满是红色记忆的土地,亲手触摸到了那段滚烫的岁月。

东莞的30个红色研学点,就像撒在时光里的30颗星星,每一颗都闪着革命的光。当我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玻璃展柜里的老物件一下子拉住了我的目光——有带着弹孔的军帽,边缘磨得发亮的水壶,还有叠得整整齐齐、褪色的蓝布军装。讲解员阿姨说,这是当年战士们用过的东西,每一道痕迹里都藏着故事。

我慢慢走到展台前,盯着那把锈迹斑斑的步枪。枪身早就没了金属的光泽,扳机上的纹路却还清晰,好像昨天还有战士紧紧握着它,在山林里和敌人战斗。旁边的照片更让我挪不开眼:黑白画面里,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挺着胸膛,眼神亮得像火。听着阿姨讲他们冒着炮火送情报、保护老百姓的故事,我忽然觉得眼睛热热的——原来课本里“英雄”两个字,是用这么多勇敢和牺牲写出来的。

那天,我们还在纪念馆前唱起了红色歌曲。当《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响起时,我看着身边同学认真的表情,又想起展柜里的老物件,突然明白“重走东纵路”不是走走路、看看景。那些战士用生命守护的家国,现在变成了我们脚下的街道、教室里的书本;他们留下的勇敢和坚强,就像一颗红色的种子,悄悄落在了我的心里。

老师常说“少年强则国强”。现在我懂了,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记住历史,更要把东纵精神装在心里:上课认真听讲,是为了学好本领;遇到困难不放弃,是继承了战士们的坚强。总有一天,我们也要像当年的东纵战士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守护这片他们曾拼过命的土地。

走出纪念馆时,夕阳洒在门口的纪念碑上,金灿灿的。我悄悄握紧了拳头:这颗红色的种子,我会好好守护,让它在心里发芽、长大,长成能扛得起责任的大树。

 

作者:东莞市清溪镇第三小学 六年级 3班 赖郑懿;指导老师:卓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