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浪潮奔涌,东莞本土科技企业广东云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百科技”)正以前瞻布局崭露头角。其旗下子公司广东云百智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百智航”)在石排镇专精特新产业园打造的“城市级低空经济产业链先导基地”预计将于今年11月开业,旨在实现“一座基地诠释低空经济产业链”。这一重磅举措,标志着云百科技从幕后软件英雄向软硬件一体化的低空经济“链主”企业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洞察趋势,乘政策与技术东风
云百科技成立于2015年,经过10年的积累,如今已成为一家深耕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智化和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凭借卓越的研发能力与行业经验,已具备软硬件一体化开发的全线技术能力,为新能源汽车、工业、能源、教育、医疗、政务、交通运输等关键领域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事实上,云百科技并非低空经济的“新兵”。早在该公司定位偏后端软件类、聚焦行业解决方案时期,就曾在电力巡检领域应用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无人机解决方案。
然而,使该公司决心全面进军这一赛道的,是历史性的机遇窗口。
“2024年7月,东莞印发《东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召集交通、民航、工信、公安等部门召开相关会议,宣布低空经济司挂牌成立。”云百科技董事长刘超表示,这些政策信号预示着低空经济行业将进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今年9月,东莞印发《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十四条具体举措,从基础设施、场景开放、产业链打造到资金补贴,形成了一套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组合拳’,为企业扫清了后顾之忧,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环境更加充满信心。”
刘超介绍,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市场潜力巨大。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我们在‘AI+智能网联’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如AI算法、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能与低空经济业务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这种技术上的无缝衔接与赋能,让我们对成功切入并领跑赛道充满底气。更重要的是,我们自研的‘低空通导监气感反一体化交通管理平台’为切入赛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全链条布局,打造“1+2+4”战略生态
信心,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云百科技通过云百智航,已经构建了一套清晰、完整且可执行的战略蓝图,即“1核心+2平台+4业务”的全链条布局。
“1个核心”,即以“低空AI+”作为核心技术护城河,驱动一切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升级。
“2大平台”,指自研“低空通导监气感反一体化交通管理平台”作为数字底座,“飞行管理服务平台”作为业务基础,实现对低空资源的全面感知、智能调度与高效管理。
“4大业务板块”:一是一网统飞AI+创新解决方案,提供垂直领域定制化落地服务;二是无人机装备研发与制造,打造适配多元场景的高性能整机装备和关键零配件;三是行业应用运营服务,为低空领域提供灵活的智能化的包干运营服务;四是飞手考证竞赛培训,构建专业人才培育体系。
“我们已经形成覆盖低空经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其中,智能装备YB-P5N全自动直升机无人值守系统,实现数据采集的无人值守;YB-C15清洗无人机,规避蜘蛛人作业风险的同时,实现清洗工作的降本增效。此外,我们的一网统飞AI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应急救援、城市数字治理、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水利环保、智能清洗、物流运输、森林消防、智慧新能源、边防海事十类垂直场景。”刘超说道。
即将开业的“城市级低空经济产业链先导基地”,是云百智航“4大业务板块”落地的载体。
该基地包含两部分:生产制造基地(约4000平方米)和共享飞行基地(约10000平方米)。其中,生产制造基地拥有1个城市级展厅,是省市内外政府考察、企业交流、行业爱好者参观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引进2条整机产线(直升机无人值守系统、复合翼无人值守系统);3条核心零配件和关键设备产线(光电吊舱、4/5G通讯模块、反制设备);成立1个低空AI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与高校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共享飞行基地为政企共建低空产业共享飞行基地,是首个多功能飞行基地,拥有飞行学院(涵盖飞手考证培训、应用类培训)、飞手公园、检修测试服务中心。旨在打造一个“城市级低空经济产业链的样板间”。
业务协同,反哺制造业基本盘
对于低空经济这一新赛道,云百科技认为其与公司原有业务将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刘超告诉记者,在低空领域锤炼的AI算法、边缘计算和数据中台能力,将反哺并增强云百科技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传统优势领域的解决方案竞争力,使其更加敏锐和强大。低空经济中的许多场景,如新能源设施巡检等,与公司原有的能源行业数字化服务客户高度重合,能够形成交叉销售,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此外,作为东莞市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进军低空经济,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与行业地位,有助于吸引更多顶尖人才与优质合作伙伴。”
从深耕“AI+智能网联”到驰骋“低空经济”新蓝海,云百科技的多元化布局展现了其敏锐的产业洞察力和深厚的技术底蕴。云百科技正以一座实体的产业高地,编织一张覆盖研发、制造、应用、人才的低空经济生态网络,这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战略升级,更是在为东莞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注入一股强劲的“空中新质生产力”。
以下为云百科技董事长刘超访谈实录(部分)
东莞日报:云百科技什么时候决定正式加入低空经济赛道?
刘超:事实上,我们在低空经济领域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业务实践。早期,我们曾在电力巡检领域应用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无人机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杆塔等设施的智能巡检与隐患识别。
不过,当时我们整体战略仍侧重于行业解决方案的深耕,以算法与场景落地为核心,定位上更偏向一家后端软件类公司。
随着低空经济在国家与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4年7月东莞发布了《东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低空经济司,我们判断这一领域将迎来系统性发展机遇。
因此,云百科技成立云百智航,于2024年正式加入低空经济赛道,战略上也从原来的后端软件服务,向上游硬件与生产端延伸,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东莞日报:云百科技在低空经济领域有哪些优势?
刘超: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是技术积累。我们长期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边缘计算设备(如算法黑盒)、具体场景落地应用以及软件平台的自主研发,研发人员占比达到70%,形成了扎实的底层能力。
第二是产品实现能力。我们凭借对行业的深入理解,从合作伙伴中引入生产线,能够灵活响应产品迭代与定制化需求。
第三是团队背景。我们的核心成员是中国低空经济领域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在软件、硬件以及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具备全面的技术积累与实战经验。
第四是行业资源。我们自身在行业中已有多年沉淀,同时依托“云百智航”的生态资源,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基础。
第五是区位优势。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基础雄厚,供应链非常完善,为我们开展协同研发、加速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莞日报:你如何看待东莞低空经济行业的发展?
刘超:目前,东莞的低空经济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初期阶段,与广州、深圳、合肥等先行城市相比,整体产业成熟度尚有差距。但东莞拥有非常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东莞已集聚了超过500家泛低空领域的企业,覆盖从整机制造到关键零部件等环节,其中核心企业约80家,供应链基础扎实。另一方面,东莞作为制造业名城,产业生态健全、应用场景丰富,这为低空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广阔土壤。因此,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场景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落地应用,这也正是我们未来需要着力突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