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文明迎全运|辨识草药、解密科技……东莞学子玩转校外课堂
东莞+ 2025-10-23 17:01:06

2025年秋季学期起,东莞在全市各镇街推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半天校外(特色)活动,校外实践打破课堂边界,学子们或探秘中医智慧,或筑牢安全防线,或畅游科技海洋,或追寻红色记忆,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全面成长,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塘厦第二初级中学:走进中医殿堂,体验养生智慧

塘厦第二初级中学将课堂搬进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医院,开启了一场以“神奇的中医”为主题的中医文化研学。讲师用通俗语言解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抽象概念,现场演示拔火罐操作,讲解穴位养生知识,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中医魅力。

在八段锦体验环节,大家在指导下模仿招式,体会“慢节奏”中的养生智慧,有同学表示:"做完一套后整个人都特别放松。"中草药植物园里,“认识家门口的‘天然药箱’” 活动让同学们惊喜不已,他们仔细辨认植物,聆听药用价值讲解,成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对接。通过“理论+体验+观察”的模式,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东莞一中(集团)桥头中学:沉浸式体验“危险瞬间”,把安全知识“刻进DNA”

东莞一中(集团)桥头中学则聚焦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学子走进东莞交通安全宣教基地。东莞市交警支队警官结合本地真实案例,详解中学生步行、骑行和乘车的安全要点。

在互动模拟体验中,同学们通过汽车低速碰撞体验,切身感受安全带的重要性;佩戴眩晕眼镜尝试走直线,直观认识酒精对反应能力的影响;进入实地观察驾驶室,摸清大型车辆视觉盲区分布,学会远离“死亡弯月”;鸡蛋跌落测试让头盔的保护作用一目了然;汽车 90 度侧翻逃生演练中,大家系统学习“切电源、解安全带、开门破窗、有序撤离”的自救互救方法。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践行“安全第一、文明出行”理念,争做交通安全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东莞外国语学校:畅游科学世界,点亮创新思维

东莞外国语学校的学子们在东莞科技馆开启了科技探索之旅。行前先导课上,老师梳理参观路线与任务目标,让同学们明确学习方向。活动围绕“观察与描述”“说明与解释”“思考与联想”三大目标,设计了四项核心任务。

在制造业科技展厅和工业文明变迁展区,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等展品吸引同学们驻足探究。“科技宝藏收藏夹”中,大家记录“纳米材料”“量子通信”等新词汇并请教导师;“王牌解说员”环节里,同学们用生动语言讲解展品原理,锻炼表达与逻辑思维。活动尾声,同学们完成《穿越未来之门——我的科技馆游记》,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中拓展科技视野,提升创新意识。

厚街圣贤学校:追寻红色记忆,浸润东纵精神

厚街圣贤学校组织四年级师生走进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实践。行前的“历史预习课”上,同学们观看东江纵队纪录片,翻阅《东纵精神学习手册》,通过互动栏目激发探究欲,同时借助《学习任务单》明确实践目标。

走进纪念馆,泛黄的照片、岁月痕迹的实物、还原战斗场景的蜡像,在解说员的讲述中让“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文化名人大营救”等历史事件变得鲜活。同学们化身“文物小侦探”,从旧枪、家书中解读革命故事,在英雄展区朗读事迹,仿佛与先辈跨越时空对话。“原来东莞有这么多英雄,他们太勇敢了!”一位同学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东纵将士忠贞不渝、英勇无畏的精神,在这一刻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

每周半天的校外特色活动,让东莞学子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多元体验中拓宽视野、增长本领。接下来,东莞将持续推进这一活动全面铺开,以丰富的实践载体助力学子全面发展、快乐成长,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生动答卷。 

文字:刘召 实习生 何卓琳 图片:市教育局 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