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摄影征集活动|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黄子珊《东纵魂·青春行:我的红色寻根六帧》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2 22:35:39

▲驻立・东纵魂前

摄于2025年9月13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我肃立于纪念馆正门台阶,凝望“东江纵队”四个大字,仿佛穿越时空,与那段烽火岁月对话。台阶如历史的阶梯,一步步引领我们走近东纵将士用信念铺就的道路,让“忠诚为民、敢于斗争”的东纵精神在心中悄然扎根。

▲致敬·空中摇篮

摄于2025年9月13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初教-6飞机陈列区。这架被誉为“中国飞行员摇篮”的初教-6,不仅是新中国航空发展的见证,更呼应着东纵精神中“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基因。我驻足于此,从机身线条中读出一代代中国人从地面战斗到蓝天守护的报国传承。

▲凝视・红色记忆

摄于2025年9月13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文物展柜。展柜中静静陈列着东纵战士使用过的步枪、军号与行军壶。锈迹斑斑的枪身,是艰苦斗争的印记;磨损的壶口,诉说着风餐露宿的岁月。凝视它们,我仿佛听见战场上的呐喊,也更懂得“不畏艰难、信念如钢”的东纵精神如何在平凡器物中熠熠生辉。

▲回望・东纵岁月

摄于2025年9月13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历史展区。画面聚焦于东莞人民踊跃募捐支持抗日的场景,百姓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彰显出在民族危亡时刻,东莞人民不分男女老幼,团结抗战、捍卫家国的担当,体现了东莞民众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主动投身抗日救亡的热忱,是全民抗战精神的生动体现。

▲瞻仰・东纵先辈

摄于2025年9月13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将星廊。王作尧、曾生等东纵领导人的雕像巍然屹立,目光如炬。曾生将军从坪山游击到代表华南接受日军投降,一生诠释“听党指挥、矢志不渝”。我在此致敬,不仅缅怀他们的功绩,更将“信仰如山、担当如铁”的东纵精神化为青春的坐标。

▲聆听・历史回响

摄于2025年9月13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影像厅。沉浸于“留声1942”主题影像中,东纵老兵的讲述与战场音效交织,再现文化名人大营救的惊险历程。营救何香凝、茅盾等800余人,被誉为“最伟大的抢救”。我聆听的不仅是历史回响,更是“不畏牺牲、使命必达”的东纵精神与当代青年责任的深刻联结。

 

作者: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初一 13班 黄子珊;指导老师: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