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阳光像金色的小喇叭,叫醒了我们这群要去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研学的小学生。背着装满期待的书包,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听老师说,今天要去认识一群“用热血守护家园”的英雄。
一走进纪念馆,庄严的气氛就轻轻裹住了我。玻璃展柜里,一把旧步枪的枪托磨得发亮,旁边的说明卡写着:“这是东江纵队战士用过的武器,曾在游击战中打击敌人。”我忍不住踮起脚尖,仿佛能看见战士们握着它,在树林里悄悄埋伏的样子。最让我停下脚步的是一件打了补丁的粗布军装,褐色的布料上有好几个细细的针脚,讲解员阿姨说,当时物资匮乏,战士们的衣服都是自己缝、自己补,却依然凭着勇气保卫家乡。
跟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沉浸式展厅”。昏暗的灯光下,投影在墙上的画面活了起来:穿着军装的叔叔阿姨们正秘密传递情报,有的假扮成农民,有的装作小商贩,眼神里满是坚定。我和同桌紧紧拉着手,小声说:“原来他们这么聪明,用这么多办法保护大家!”最让我感动的是“小交通员”的故事——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冒着危险给战士们送信件,遇到敌人时,他把信藏在竹筒里,假装在河边放牛,最后安全完成了任务。听到这里,我悄悄攥紧了拳头,觉得他真勇敢,也明白了“英雄”不只是大人,只要有担当,小小的我们也能有大大的力量。
研学快结束时,老师带领我们在纪念馆前的纪念碑下敬礼。阳光洒在“东江纵队精神永垂不朽”的石刻上,我突然觉得胸前的红领巾更红了。回家的路上,我把今天看到的故事讲给妈妈听,还在日记本上写下:“今天我认识了东莞的英雄,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像他们一样,爱家乡、有勇气!”
这次红色研学,不是一次普通的参观,而是一次和英雄的“对话”。那些旧物件、老故事,像一颗颗红色的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让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人用热血换来的。我要把这份感动藏在心里,做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的好少年!
作者:东莞市道滘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 5班 叶语菲;指导老师:叶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