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二届全国残特奥会举重赛事临近,石龙镇围绕“简约、安全、精彩”办赛宗旨,依托城市侧“七大行动”,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收尾冲刺阶段。从场馆升级到服务保障,从城市焕新到氛围营造,这座“举重之乡”正以全新面貌迎接赛事到来。
竞赛筹备:场馆“实战”检验,细节拉满

作为赛事核心,石龙中学体育馆已完成系统性改造升级,并通过2024年10月全国举重冠军赛的“实战”检验。改造涵盖主体结构优化、信息化系统建设、消防与屋面防漏强化、电力扩容、无障碍设施完善等,目前二次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已全部完成,顺利通过残特奥场馆无障碍设施、工程竣工验收等多项验收。

场馆内,5G和Wi-Fi实现全面覆盖,可满足赛事4K直播需求;场馆外,2000平方米的临时设施(板房、帐篷等)已搭建完毕。同时,赛事竞赛运行计划编制完成,覆盖赛前、赛时、赛后全周期,各类应急预案不断完善,确保技术官员调度、场地器材管理、成绩统计发布等关键环节高效有序。此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广东赛区举重项目省派技术官员培训已成功举办,技术官员选拔培训工作扎实落地。
服务保障:志愿者就位,住宿餐饮“精准对接”

服务方面,赛会服务保障体系已构建完成。392名赛会志愿者(十五运240名、残特奥152名)从东职、广医等东莞本地高校选拔而来,将分竞赛、专项、通用三类岗位,布点在场馆、接待酒店等关键区域,明确轮岗与交通动线。城市层面,每天约120人次志愿者将在东莞火车站等交通沿线提供出行引导和赛事宣传服务。目前,志愿者已完成通识与岗位细分培训、背景审查,经费、物资、人身保险及激励措施全部落实。

住宿接待方面,赛事期间运动员与技术官员的入住安排已确定。竞赛期间,运动员和技术官员入住的酒店接待将由专人负责,联合竞赛处、后勤组、抵离组等工作人员共同承担住宿、餐饮、抵离等环节工作,房源安排严格参照住宿标准,结合参赛队伍及官员数量精准分配。
城市焕新:颜值与功能双提升,文旅活力迸发
为迎接赛事,石龙镇全面推进城市面貌升级。7.7公里长、12.5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已部分完工,赛事核心区及重点线路环境卫生整治与设施优化同步见效。

交通保障持续加码,东莞火车站新建快速接驳区和西侧停车场(400个车位),破解停车换乘瓶颈;火车站及重点路段设置多块“十五运”指引牌,方便访客快速找到乘车点和场馆路线。

为切实保障居民健康与生活环境品质,石龙全镇上下筑起了卫生屏障,每月常态化开展公共卫生监测监督及病媒生物防治,对举重博物馆、接待酒店及周边563家食品经营单位完成“拉网式”检查,实行“一户一档”管理。

走进石龙,可以看见这里的赛会氛围日益浓厚,线下宣传覆盖“交通枢纽-商业节点-场馆周边”全场景,广告播放超30万次;“宜居石龙”等官方新媒体传播量超21万次。此外,全镇100%的电气设备隐患已完成整改,为赛事安全举办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观众到石龙不仅能观赛,还能借此机会打卡这座历史名镇。此前,“湾区周末IN东莞・麦芽糖咖啡音乐节”“体育嘉年华”等活动相继开展,活动期间开通的“赛事文旅专线”公交串联起了中山路“东莞非遗第一街”,线上还发布了“石龙文旅消费地图”。后续,赛事场馆周边及接待酒店将设置东莞非遗展示区,手绘版“石龙文旅地图”也将发布,让访客在观赛之余感受历史名镇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