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点燃全民运动潮 惠州近20万人长期滑轮滑
南方日报 2025-10-21 16:57:46

“飞驰”的小孩子。受访者供图

10月19日,在十五运会速度轮滑3000米男女混合组接力赛中,广东队斩获亚军,参赛的四名选手陈博、冯金宝、马世怀、邱诗涵均来自惠州。赛场上的佳绩,也是一座城市与一项运动深度融合的见证。

惠州选手创佳绩

体系化培养显成效

中午12点,惠州体育运动学校轮滑场上热气腾腾。刚结束训练的冯金宝望着空旷的场地出神,两鬓挂着汗珠。七年前,14岁的他独自来到这里,运动场、教学楼、宿舍三点一线,开始漫长的速度轮滑训练。如今,他是广东队主力,也是惠州速度轮滑的代表人物。

广东省轮滑队总教练、市轮滑协会会长卫乃章介绍,自2007年初到惠州推广轮滑以来,从2013年协会成立,到如今8名惠州选手代表广东征战全运会,轮滑在惠州已从“冷门”逐步走向“全民”。

这种体系化培养的成果,也反哺了城市氛围。10月15日至19日,全运会群众比赛轮滑项目决赛在惠州举行,来自全国的24支代表队、近400名运动员齐聚惠州。这不仅是一次高水平赛事展示,也让更多市民近距离感受到轮滑的魅力。

轮滑融入城市生活

孩子“追风”成长

如今,轮滑已从专业赛场延伸至惠州的广场、公园和校园。据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全市登记在册的轮滑培训机构超过30家,长期参与轮滑运动的市民近20万人。

夜幕降临,佳兆业广场上热闹起来。身穿荧光绿队服的小孩装备齐全,一圈又一圈穿梭在路障之间。偶尔有人跌倒,也能快速爬起,小手掸掸灰,头也不回地重返队伍。

这些3—6岁的爱好者,形容玩轮滑时“像飞起来一样”。从站稳、滑行到竞速、通过障碍,“一步一个脚印”的成就感滋养着孩子的轮滑热情。“孩子胆子变大了,也没那么容易闹情绪。”一名家长笑着说。

轮滑机构负责人陈安然注意到,家长的态度正悄然改变。“过去很多人觉得轮滑只是玩一玩,现在他们期待轮滑运动能够在健身之余,培养心态、磨练意志。”在他看来,惠州承办全国性赛事、培养出优秀运动员,是公众信心提升的重要原因。

如今,轮滑课程也走进了幼儿园、小学,成为校园体育的延伸。从竞技赛场到城市街头,从专业选手到普通市民,惠州的“轮滑热”正在持续升温,也让这项“追风运动”成为惠州人的日常。

文字:徐安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