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小心!你家里可能正在偷偷养“毒蚊子”!
江门发布 2025-10-20 20:58:29

街坊们注意

传播基孔肯雅热的 “罪魁祸首” 伊蚊

可能就藏在

阳台、楼顶、角落的绿植旁!

 

图片

 

江门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部副部长朱宇平特别提醒,预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疾病,必须从源头着手,而清理家中花盆、水生植物等容器内的积水,是阻断蚊虫孳生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方法。

 

据悉,传播基孔肯雅热的主要元凶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这种蚊子并非偏爱肮脏的环境,反而最喜欢在“干净的水域”中产卵。“白纹伊蚊尤其青睐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等家居常见植物的积水处。”朱宇平解释,“这些地方水量小、水质相对清洁、且静止不动,为蚊卵提供了理想的孵化环境。”

 

他进一步揭示了其繁殖周期:蚊卵在适宜的环境中,仅需7至10天便可孵化并发育为成蚊。这意味着,家中一盆被忽略的积水,可能在7天后就会飞出一批新的“病媒蚊”,极大地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针对这一习性,

朱宇平给出了明确且具操作性的防控指南。

对于水生植物,

市民必须养成定期管理的习惯,

换水周期不超过3天。

 

“换水不是简单地把水倒掉,彻底的冲洗至关重要。”朱宇平特别说明,“必须将花盆的内壁、以及植物的根部都仔细刷洗干净,这样才能确保附着在上面的蚊卵被彻底清除,从根源上避免蚊幼虫的孳生

 

此外,对于已经发现含有蚊子幼虫(孑孓)的积水,朱宇平给出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将水倒在干燥的泥土、水泥地面或硬化的地面上,让幼虫因缺水而死亡。切记不要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沟渠中,否则幼虫会在新的水域里继续生长、化蛹成蚊,导致蚊虫在公共环境中继续繁殖。疫情期间,为有效杜绝蚊虫孳生,建议弃养家中、楼顶、花园的水生绿植。

 

朱宇平表示,公众的每一个细微行动都关乎整体防控效果。通过人人动手、户户清理,断绝蚊虫的繁殖链条,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蚊虫隐患,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

 

立即行动

全民参与“五步灭蚊战”

请每位居民务必做到以下五点

 

 

端掉“老巢”

立即彻底清理阳台、楼顶、院落的所有绿植和各类积水,让蚊虫无处孳生。

 

每日“扫荡”

每天坚持“翻盆倒罐”,清理一切可能积水的容器,杜绝死角。

 

精准“打击”

科学用药,双管齐下:室内使用合格灭蚊烟片、蚊香或电蚊液,室外及公共区域(如楼道、阳台、车库、地下室等)按指引统一点燃灭蚊烟片,形成合围消杀效应。

 

备好“武器”

手边常备灭蚊拍,发现蚊虫,立即扑杀,坚决不留活口。

 

全力“配合”

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上门入户检查和消杀指导,形成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

 

图片

 

基孔肯雅热一旦感染

不仅会引起难以忍受的关节剧痛

更可能留下长期后遗症

严重危害健康

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携手阻断疫情传播

 

如您或家人出现

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疑似症状

无论轻重,切勿自行用药!

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并务必主动告知医生蚊虫叮咬史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 邓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