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麻涌镇古梅第一中学 陈景盛《我的“长征”》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0 15:01:3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攥着 “重走东纵路” 红色手册,加入东莞中小学生队伍。球鞋踩上嵌满碎石的山路,脚掌硌得发疼,潮湿山风裹着草木味扑来 —— 属于我们这代人的 “长征”,就此开启。

启程才二十分钟,我就撑不住了。陡坡青苔沾着晨露,我脚底一滑,踉跄扶住树干,掌心蹭满湿泥。汗水滴在衣襟晕开水渍,后颈汗黏着头发发痒,腿像绑了沙袋。盯着前方同学背影,我心里打退堂鼓:“要不跟老师说,蹲路边歇会儿?”

我偷偷放慢脚步时,李老师掏出泛黄老照片:“这是东纵战士行军照,他们光脚行军,脚底出血就裹块破布;啃硌牙的红薯干充饥,用准星歪的步枪,跟扛机枪的日军拼。” 她眼里泛光:“可没人喊苦,都攥着枪说要守家。” 我摸了摸球鞋防滑纹,脸一下子热了,赶紧抹汗追上队伍,碎石声响像在鼓劲。

再走一阵,看到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木牌。推开掉漆木门,吱呀声惊飞檐下麻雀。土坯房墙裂着缝,阳光漏在缺角木桌上,桌上铁皮油灯芯发黑,旁边是带缺口的锈迹大刀,墙角土炮裹着旧麻布。我碰了碰冰凉炮身,仿佛看见战士围灯画路线,有人擦油灯,火苗映亮血丝眼睛。“这里是东纵核心阵地,” 李老师说,“日军扫荡时,战士打退三次进攻,五位战士留在了这儿。” 她还讲,新塘战斗中战士夜烧日军粮车,小通信员脚被荆棘划出血,仍揣紧情报跑赢时间。我攥紧拳头 —— 安稳日子是先辈用命换的。

我盯着墙上老照片发呆时,穿洗白蓝衬衫的爷爷走来,袖口卷到小臂,露着手腕浅疤。他盯着照片,眼角泛红,揉眼时指节泛白:“我爸当年扛这样的枪,饿了啃树皮,冷了挤着取暖,从没退过。他打仗,就想让我们安稳吃饭、踏实读书。” 风掀动他衣角,我忽然觉得山路不硌脚了 —— 这是先辈用信念踩出的 “传承路”。

这次 “重走东纵路”,是我最难忘的 “长征”。先辈长征扛枪争民族独立,我们这代 “长征” 捧书建祖国。想起 9.3 阅兵,方阵士兵迈正步,钢枪反光晃眼,那是我们的底气。以后再遇难走的 “山路”,我定会攥劲往前走,走好我们这代人的 “长征” 路!

作者:东莞市麻涌镇古梅第一中学 初三 17班 陈景盛;指导老师:杨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