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东莞市石龙镇爱联学校 赖泳琪《跨越80年的对话》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0 15:01:31

清晨,我正吃着早餐,忽然咬到一个硬硬的东西。还没反应过来,眼前一黑一亮——我竟然来到了80年前。

我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刚经历过战火的土地上,不远处几位穿着军装的叔叔正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什么。我好奇地凑上前问:“叔叔,你们在讨论什么呀?”一位面容黝黑却目光明亮的叔叔转过头来说:“我们在说刚刚传来的好消息——日本投降了!我们打胜仗了!”他笑了笑,又轻声说:“小同志,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吧。”

他先讲了董存瑞的故事。那是最后一次攻坚战,敌人的堡垒火力猛烈,无数战士倒在前进的路上。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穿过枪林弹雨冲到堡垒下。他发现没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药,便用左手高举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轰隆一声,敌人的堡垒被炸毁,董存瑞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岁。

叔叔顿了顿,又讲起了王二小。放牛娃王二小遇到扫荡的日军,被逼带路。机智的他假装着带路,却悄悄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枪声四起,敌人才知道上当,残忍地用刺刀刺向二小。年仅13岁的二小牺牲了,但他的勇敢和智慧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还有一个姑娘,叫刘胡兰。”叔叔的声音有些哽咽,“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斩钉截铁地说:‘给我个金人也不要!’牺牲时,她才15岁。”叔叔看着我说:“这些战友虽然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正当我沉浸在感动中,突然听到妈妈的呼唤:“快起床啦,要迟到了!”我猛地睁开眼,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场梦。但梦中听到的故事、感受到的精神,却真实地留在了我的心中。

如今,硝烟散去已经80年了,但英雄的故事永不褪色。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或许不需要像先辈那样浴血奋战,但我们可以用同样的勇气面对学习中的困难,用同样的忠诚热爱我们的祖国,用同样的担当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这才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东莞市石龙镇爱联学校 四年级 3班 赖泳琪;指导老师:梁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