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讯|稻浪为笔,大地作画 漫游东莞彩色稻田
东莞+ 2025-10-20 12:42:22

【编者按】东莞的秋天来得静默而温柔,此刻聚焦东莞秋季最具代表性的三种风光——麦田、花海与山林,用脚步丈量城市的呼吸,以镜头捕捉季节的私语。麦田是城市的诗眼,花海是情感的出口,山林是身心的归处。无需远行,只需一个周末,你就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秋日仪式感。

“百千万工程”下的田园新生

秋游,把出行的目光投向田野。近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原本单一的水稻种植被赋予了全新的文化意涵。东城周屋、横沥村头、洪梅水乡、万江农科基地……十余个镇街相继打造出以彩色稻田为核心的休闲农业景观。这些稻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生产单元,而是融合创意美术、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地艺术装置”。它们如同散落在城市边缘的调色盘,用绿、黄、紫、红等不同色彩的水稻秧苗绘出巨幅图案,成为市民周末短途出行的新目的地。

生长在稻田边的咖啡馆

稻田即剧场:一场关于科技与人文的共舞

在市农科中心万江基地,“九天结粮缘”主题稻田画令人耳目一新。画面中,航天员穿梭于星海之间,农民手捧太空种子,海浪托起一轮明月——这是视觉奇观,也是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形象化表达。这里已成为中小学研学热门地,孩子们在田埂上听讲解员讲述太空育种的故事,理解一粒米背后的科学密码。而在洪梅金色水乡稻田公园,“红船”停泊于绿波之上,象征着党建引领下的乡村发展航程。稻田公园带动了周边的水乡旅游深度游;横沥村头村则用紫色与黄色水稻拼出“聚‘沥’百千万”的标语,让政策宣传融入自然之美。

从观赏到体验:稻田经济的多元延展

如今的稻田已超越“看”的功能,演化为集观光、餐饮、文创、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东城周屋社区每逢周末便人流如织,骑行爱好者穿行于田间小径,情侣在稻浪前拍摄婚纱照,家庭带着孩子参与割稻体验。周边农家乐顺势兴起,推出“稻香鸡”“新米粥”等地道农家菜;田间咖啡成为网红打卡地,现烤的面包香飘四溢;摊位上售卖的手工米糕、稻草编织品也颇受欢迎。这种“稻田+”模式有效激活了农村闲置资源,使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带动社区休闲消费增长。

稻田打卡,休闲一刻

东莞的稻田,不再是沉默的土地,而是一场持续上演的生活剧。在这里,你能看见城市与乡村的共生逻辑,也能触摸到乡村振兴的真实温度。“农业+文旅”让市民无需远行,在郊野田间感受大地的丰收,感受田园诗意与都市繁华的交响。

实用攻略:如何玩转东莞稻田季?

最佳观赏期: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稻穗渐黄,色彩最为鲜明。

推荐打卡点:

东城周屋社区(交通便利,适合亲子)

洪梅金色水乡稻田公园(可结合水乡乘船游览)

横沥村头村(主题鲜明,富有教育意义)

万江农科中心基地(科技感强,适合学生团体)

出行建议:建议自驾或骑行前往,部分地点设有免费停车场;穿着轻便运动装,携带遮阳帽与驱蚊液。

文字:王红林 图片:王红林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