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石排中学 莫雅之《走进红色记忆,传承家国情怀》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19 15:15:41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每当《红梅赞》的旋律在耳畔响起,《红岩》中革命先辈们铁骨铮铮的形象便在我心中愈发清晰。那份对英雄的崇敬如藤蔓般悄然滋长,妈妈看在眼里,便提议带我去东江纵队纪念馆,让我在历史的浸润中,更深切地触摸那段热血荣光。

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青灰色的岭南客家式建筑让我激动的心瞬间平静了下来,没有想象中的压抑,反而像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对我们讲述着一段动人的红色故事。

我走到展厅中央,只见玻璃柜里静静地躺着两件锈迹斑斑的金属物件——日军三八式步枪的枪栓与防尘盖。表面的划痕与氧化痕迹藏着一段烽火岁月的沉重历史。这是百花洞战斗仅存的实物见证,这是东江纵队英雄岁月的鲜活见证。我不得不感慨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多了解这段历史,把东江纵队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同学听,让更多人知道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顺着展柜前行,两支饱经风雨的毛瑟驳壳枪映入我的眼帘。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东江纵队"小鬼班"班长黄友的英勇事迹。

在老虎山战斗中,只有17岁的黄友提着驳壳枪,带领“小鬼班”担任阻击任务,掩护主力撤退。激战中,黄友的子弹打光了,战友也倒下了。面对围上来的敌人,他没有投降,而是毅然砸断了心爱的驳壳枪,将它埋进泥浆,绝不让武器落入敌手。最后,他拉响手榴弹,高喊着冲向敌群,他用年少的生命书写了忠诚与无畏的篇章。

站在这两支枪前,我仿佛看见了革命战士们拿着他们英勇冲锋的样子,我久久不愿移开目光。这冰冷的枪支曾是战士们用热血与生命守护国家的武器。我由衷地敬佩战士们,是他们用无畏与坚守换来我们今天的安宁。

走出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展柜里旧枪械的样子还在脑海里回闪,我会把此行的感动藏在心里,带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佩,铭记历史,更加珍惜当下,传承这份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

作者:东莞市石排中学初二3班莫雅之;指导老师:严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