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广东省流感监测周报(2025年第40周)显示,广东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为5.53%,高于上周水平(5.09%);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标本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3.18%,低于上周水平(16.79%),高于基线水平(12.44%),以甲型H3N2为主;本周报告4起流感暴发疫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强。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
东莞疾控介绍,每年的秋冬季都是流感的高发期,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目前我省流感仍处于流行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大人、小孩都可以预约接种。
建议市民每年在流感流行高峰来临前1至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疫苗的保护性作用。
东莞疾控介绍,目前我市所有镇街(园区)均可提供流感疫苗接种服务,供应的流感疫苗目前有三种,分别是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四价灭活流感疫苗、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鼻喷式减毒活疫苗)。
此外,不同镇街(园区)可提供接种的流感疫苗种类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市民在前往接种前先咨询相关镇街(园区)预防接种门诊或关注镇街(园区)社卫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具体的疫苗到货信息。
东莞疾控介绍,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一方面,流感病毒易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与往年不同,每年的疫苗成分也有调整。另一方面,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一般可持续6至8个月,且保护效果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
目前,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孕妇;6月龄至5岁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以上8类人群建议优先接种。
此外,除了接种疫苗外,日常市民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勤洗手。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
2、常通风。家中每天应尽可能保持开窗通风。
3、遮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4、戴口罩。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若需前往应正确佩戴口罩。
5、及时就诊。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后,应避免带病上班、上学,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有基础病的人群出现症状需提高警惕,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相关链接:预防流感,学校应该这么做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流感暴发疫情的主要场所,预防流感,需要做好以下这些措施。
1、加强晨、午检加强晨、午检,发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症状的学生异常增多时,及时报告所在镇街(园区)疾控中心。
2、及时隔离病例病例应居家隔离或住院治疗至体温恢复正常且其他症状消失后48小时才能返校。
3、落实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记追踪学校要对请病假的学生及时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发病学生的情况并做好登记。
4、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及清洁消毒。加强学习、工作、生活等场所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设置充足的水龙头,配备洗手液。定期对教室、宿舍、校车等公共活动区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5、做好宣传教育加强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保障睡眠,增强个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