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学嘉年华|技能竞技、科普惠民!“科普+技能”打破传统科普活动的边界,多维度推进职业技能提升
东莞+ 2025-10-17 18:34:06

“既能看技能比拼长见识,还能学实用技术,这样的科学嘉年华比想象中更有收获!”参与活动的市民王先生在现场感慨道。

自9月启动以来,2025年全国科普月东莞主场活动暨“广东科普嘉年华”东莞分会场、2025年东莞城市科学嘉年华持续升温。这场由东莞市科协牵头,15家职能单位联合主办的科普盛会,紧扣群众需求与城市发展重点,推出超100场特色科普活动,让市民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科学魅力。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职能单位更创新地将科技咨询、网络运维、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多领域职业技能竞赛及“技能进村”服务纳入系列活动范畴。这种“科普+技能”的融合模式,打破了传统科普活动的边界,让科学嘉年华成为展现东莞产业实力、培育技能人才、连接科普与民生的重要平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独特的“科学+技能”双动能。

多领域竞赛齐发,技能比拼中传递科普力量

“参加竞赛拓宽了视野,了解了行业最新动态,科技咨询需紧跟时代创新服务模式。”斩获金奖的袁媛表示。2025年东莞市职业技能大赛科技咨询师竞赛近期在松山湖松湖华科产业园收官。竞赛参照科技咨询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二级/技师要求,覆盖数据与需求分析、科技项目诊断、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评估等全流程,全面检验选手综合能力。此次竞赛既为从业者搭建交流平台,更契合东莞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将科普主题融入竞技,让嘉年华成为科技成果转化“试金石”。

2025年东莞市“强网杯”网络技能竞赛网络运维赛项已于近期开赛。竞赛分初赛理论(参照信息通信信息化系统管理员三级标准)与决赛实操,模拟真实运维场景与安全威胁,考核选手技术与应急能力。最终决出团体与个人奖项,团体第一与个人第一将分别获“东莞市五一劳动奖状”“东莞市五一劳动奖章”。赛事通过“实战+科普”形式,让市民直观感受网络安全重要性,使嘉年华成为数字安全知识“实践课堂”。

▲2025年东莞市职业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维修竞赛

“新能源汽车维修不是拆换零件,而是像医生解读数据流定位故障。”2025年东莞市职业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维修竞赛近日在东莞理工学校落幕。作为嘉年华“绿色低碳”主题核心活动,赛事聚焦三电系统检测、高压安全防护、疑难故障诊断等核心技能,参照汽车维修工二级(技师)标准考核。80余名选手中,本科以上学历占30%,3名硕士参赛,创东莞市级汽车赛事学历新高。参赛单位涵盖50余家企业与院校,形成产学研氛围。选手坦言,竞赛强化了安全与技术能力。赛事将新能源技术科普融入比拼,让嘉年华成为绿色交通知识“展示窗口”。

2025年东莞市职业技能大赛铣工(数控铣)项目竞赛近日在广东日信高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官。参赛选手呈现“专业对口、技能高阶、年龄年轻”特征,平均年龄31岁,80%集中在25-38岁。大赛吸引华为机器、宇瞳光学等企业参与,促进技术交流。裁判长表示,数控铣工是先进制造业关键岗位,赛事推动技术升级,传递工匠精神,让嘉年华成为制造强国理念“实践载体”。

▲2025年东莞市职业技能大赛铣工(数控铣)项目竞赛

东莞市2025首届人工智能训练师大赛决赛已于近期举办,是东莞首个政企校协同的AI权威赛事。竞赛分初赛理论机考与决赛实操(依托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数据采集、标注、模型训练全流程),参赛者硕博占比超20%,85%选手来自IT、通信领域及头部企业、科研机构。赛事是落实东莞“2027年培养AI领域技能人才不少于3万人次”目标的重要举措,将AI技术科普与人才培育结合,让嘉年华成为前沿科技知识“创新平台”。

▲东莞市2025首届人工智能训练师大赛现场

技能进村惠民,以训强基助振兴

作为嘉年华“下沉基层、服务民生”的重要延伸,东莞深化“技能进村”服务,赋能乡村振兴。2025年,“技能莞家”平台在乡村深耕,注册人数达10378人,带动学习超40708次。平台收录国家精品课程、广东省远程职业培训资源,依托手机小程序实现“随时随地学技能”,还提供机构目录、培训计划查询等功能,贴合民生需求。

近日,职教城参加在横沥镇盛和雅颂小区开展“社区一家亲・便民服务宣传日”活动,将技能提升与平安宣传结合。现场提供公益技能培训指引,工作人员通过资料派发、游戏互动普及安全生产知识,累计服务100余人,派发资料200余份,让嘉年华科普红利覆盖更多群体。

▲2025年东莞市职业技能大赛科技咨询师竞赛现场

嘉年华赋能城市发展,“科普+技能”释放双重价值

2025年东莞城市科学嘉年华将职业技能竞赛与“技能进村”纳入系列活动,其特别意义在于突破“科普=知识传播”传统认知,构建“科普+产业+人才+民生”多元融合体系。一方面,通过赛事展现东莞产业实力,让市民感受“科技赋能产业”,推动科学知识从“认知”到“应用”。另一方面,以“技能进村”打通科普惠民“最后一公里”,让嘉年华从“观赏性”变为“实用性”平台,助力培育高技能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这种创新实践,既为东莞“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战略培育人才根基,也让嘉年华成为展现城市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全国科普活动创新提供“东莞样本”。

文字:记者 赵海霞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