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校地合作共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推进会暨东莞市应急医院建设推进会在厚街举办。会上,全市首个5G移动救治单元正式亮相,标志着东莞在构建现代化应急医疗体系的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应急医疗救援能力自此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新阶段。
此前,厚街医院党委书记黄晓芸赴京,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过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移动卒中救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东莞分中心”的牌匾。这不仅是对厚街医院卒中综合救治能力的国家级认可,更赋予其一项重要使命——建设并应用基于5G的移动卒中救治体系。而此次发布的5G移动卒中复苏单元救护车,正是该项目的关键落地成果。它集成多项尖端科技,远非普通救护车可比。
移动急救堡垒,实现救治前移
这台“移动急救堡垒”的核心突破,在于彻底颠覆了“先转运、后诊断、再治疗”的传统模式,实现了“边转运、边诊断、边治疗”的一体化救治。
厚街医院急诊科主任谢伟山介绍:“车上配备了移动CT系统、快速检测设备及5G远程会诊平台。在转运途中即可完成头部CT扫描,迅速判断卒中类型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更重要的是,医生可在车上为符合条件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启动静脉溶栓。”这意味着,原本需到达医院才能进行的抢救治疗,被大幅提前至院前阶段。院内卒中团队通过5G网络实时获取患者信息,车辆抵达后患者可绕行急诊,直接进入导管室手术或卒中病房,实现无缝衔接。
严训精兵,迎接技术挑战
先进设备对操作团队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厚街医院急诊医学科联合放射科,在院领导统筹下开展了密集的专项培训与严格考核。
放射科资深技师团队担任教官,手把手教学,内容涵盖移动CT系统原理、实战操作、影像识别要点等。培训重点模拟车内有限空间及行驶状态下的操作技巧与应急处理。所有参与医护人员必须通过“绕行急诊”流程模拟和移动CT操作考核,才能获得设备操作资格。
谢伟山强调:“我们责任重大,必须熟练掌握设备与流程,让这台代表东莞最高水平的移动卒中单元真正跑赢死神。”
作为国家移动卒中救治项目东莞分中心,厚街医院配备此台救护车,将显著提升区域卒中救治能力,为实现国家“百万减残”目标和“健康东莞”建设注入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