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深高速改扩建项目三项“微创新”工艺获省级高等级认定
东莞+ 2025-10-16 18:23:32

“微创新”解决“大难题”!近日,2025年度广东省公路工程“微创新”成果评选结果正式公布。莞深高速改扩建项目申报的三项技术创新成果全部获奖,其中一项获评最高等级“优异”,两项获评“优良”。这一成绩充分展现了该项目在工程技术革新方面的硬实力。

莞深改扩建现场图

据悉,此次评选注重成果的实用性、可推广性。旨在推动公路工程从“粗放施工”走向“精细建造”。莞深高速改扩建工程情况特殊,需要“边通车、边施工”,难度极大。但项目团队迎难而上,已累计提炼出39项关键施工工艺。此次获奖的三项,正是他们用创新破解行业痛点的优秀代表。

获奖成果一:边坡刻槽用上“机器人”,效率精度双提升

在高速公路的边坡施工中,传统人工开挖格子梁效率低,效果也不好。由中铁十二局研发的“边坡格子梁刻槽机工艺”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套专用自动化设备,像一位精准的“雕刻师”,能严格控制刻槽的深度、宽度和位置。其效率远高于人工作业,精度误差更是控制在毫米级。这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更大大提升了边坡结构的坚固度和美观度,为工程长期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该工艺被评为“优异”,有望成为同类工程的“标准解法”。

获奖成果二:高空作业有了“安全岛”,施工安全又高效

桥梁高墩上的盖梁施工作业,历来风险高、效率低。中交路桥建设集团研发的“盖梁支座垫石施工平台工艺”,为工人打造了一个安全稳固的“空中工作站”。

这个平台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安装拆卸快速便捷。它实现了作业区域的全封闭防护,彻底告别了传统吊篮或脚手架的风险与不便。实践证明,该平台能缩短准备时间,降低安全管控难度,同时确保施工精度。它是项目追求“安全、高效”理念的典范之作。

获奖成果三:水沟施工实现“快速成型”,绿色又环保

由中铁十二局研发的“水沟快速成型模块工艺”,实现了水沟施工的机械化、标准化飞跃。

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机械开挖成型效果差的局面。通过模块化施工,水沟能做到线形顺直、尺寸统一。这不仅使排水更可靠、外观更美观,还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对环境和周边交通的影响。这项工艺是绿色建造与高效施工的完美结合,荣获“优良”评级。

此次获奖,是对莞深高速改扩建项目科技创新实力的权威认可。项目成功总结出的“莞深经验”,为全省公路工程建设,特别是改扩建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样板。

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聚焦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不断探索新工艺、新技术,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能级提升注入更多创新动力。

文字:刘敏珍 图片:东莞控股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