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滨海湾新区再掀人工智能热潮。29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签约共建东莞滨海湾AiTC融合发展中心,“科技+资本”双轮驱动湾区人工智能发展……10月15日上午,第九届“创客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东莞滨海湾新区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指导,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主办,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特别支持。

29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
本次大赛共征集到了157个优秀项目,经过激烈角逐与严格评审,最终共有29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
现场正式公布第九届“创客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专题赛获奖结果。
颁奖典礼隆重表彰了大赛各奖项得主。其中,广东飞行派科技有限公司的广东飞行派科技eVTOL项目与广州筷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AI全球内容商业智能体服务平台项目分别荣获创业组、企业组一等奖。此外,共有4个项目获二等奖,6个项目获三等奖,17个项目获得优胜奖。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崟在致辞中表示,东莞滨海湾新区不仅是承载东莞向海图强新梦想的热土,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新窗口、产业新空间。本届大赛汇聚了众多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将为这片创新热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加速创新生态的形成,助推打造广东发展AI产业的新载体。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刘瑜表示,东莞高度重视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创新创业培育工作,激发创新潜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打造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项目孵化、产融对接、协同创新的平台,发掘和培育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当前,东莞滨海湾新区正全力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广东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国应用赋能示范区建设。本次活动将凝聚磅礴的创新势能,有效促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创新与项目孵化落地,为广东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的动力。
目前,滨海湾新区集聚了OPPO全球算力中心、东莞AI研究院、全球跨境技术交易(大湾区)中心等科创平台,还有10亿元创投基金与1亿元概念认证基金聚焦半导体智能终端等硬核领域,为AI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滨海湾正加快推进“灵犀系”人工智能产业空间体系的规划建设,将为不同类型企业提供专属空间、精准扶持和贴心服务。
签约共建东莞滨海湾AiTC融合发展中心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东莞滨海湾AiTC融合发展中心签约仪式正式举办,标志着东莞滨海湾AiTC融合发展中心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AiTC融合发展中心是响应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科技要素和资本要素融合发展”的要求,由上海技术交易所全球跨境技术贸易大湾区中心与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为人工智能企业定向开发的“科技+资本”的服务平台。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杨春生带来“第三次AI浪潮与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演讲,系统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对前两次AI浪潮进行了简要梳理。
“真正的第三次AI浪潮应该是一个以‘情景自适应’(Contextual adaptation)为基础的认知、推理、学习、抽象、自主决策全面发展的AI技术时代。当务之急是把AI技术从有用(好玩)变为有价值(赋能千行百业)。”杨春生表示。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副会长、谢诺集团联合创始人、谢诺辰途投委会主席魏晓林带来“潮水退去之后-AI投资周期与波动”的精彩演讲,揭示了AI投资遵循的周期性规律,并分享了如何在这种波动中把握机会的深刻见解。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吸引最多投资的重点领域依次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研究/治理,数据管理与处理,以及医疗与健康。”魏晓林表示。

“当前,AI在医疗行业可以助力药物发现、医疗决策、AI诊断、AI治疗、医疗服务等场景,在制造行业人工智能技术持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制造产品质量。此外,人工智能助力药物发现、高分子材料研发等科学研究,以及在视频/图片创作、代码生成、互动娱乐、营销等场景中,实现泛行业式的广泛应用。”魏晓林表示。
作为大赛的特别支持单位,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代表在活动现场进行了金融产品推介,展示了其为企业、机构量身定制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